李自成有多狠?特別是對待明朝皇室,一旦抓住直接吃他們的肉

2020-01-11     指點江山

李自成攜領義軍進入河南一帶時,此時的義軍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所以,兵力十分薄弱。他們沿著伏牛山北上之時,發現這裡山勢起伏,居住著很多的無業游民。而義軍,明知唐啟泰依舊在城內把守,可是,他們並不畏懼,英勇的登上了錦屏山,觀察城內虛實,伺機對其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義軍破城後,將唐大人斬殺,並提出了「只殺官,不殺百姓」的口號。

十天後,義軍繼續往西前進,攻打永寧城。知縣和吏部官員組織軍民堅守城池,最終,在與李自成軍隊廝殺三天三夜後,敗給了對方。因為,李自成用大炮轟開了城門,城內有義軍接應,而且,義軍嘗試「雲梯」登城,一舉成功。李自成抓住了知縣武大烈,以及鄉紳百餘人,在縣西關對他們進行了審訊。

此後,河南義軍一斗谷率部隊將領與李自成會合,使得李自成的部隊增加到了數十萬人之多。李自成在後來的一個月內連破數城,掃清了洛陽外圍的威脅。

古都洛陽是豫西的重鎮,也是福王朱常洵的府邸所在。此人是神宗的第三個兒子,他的母親是神宗最愛的妃子——鄭氏。所謂「子憑母貴」,朱常洵也深得神宗偏愛,有意冊封其為太子。

但是,迫於傳統觀念和禮教束縛,應該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當太子。

由於朝廷意圖沒能得到「滿足」,宮中直接爆發了「移宮案」和「紅丸案」等事情,朝臣也紛紛捲入到了無休止的權力「爭奪戰」之中,使得明神宗無心處理朝政。同時,因為朱常洵的太子夢沒能實現,神宗心有「愧疚」,對他進行了經濟上的補償。不僅破例對其封賞,而且,還給了他田地、食鹽、商稅等專權。

萬曆二十九年,明神宗封朱常洵為「福王」,並為其操辦婚禮,花費了三十萬兩黃金,在洛陽府為其修建了華麗的宮殿。而且,這座宮殿的豪華度遠超普通親王的十倍之多,福王希望父親賜給他四萬頃地,但是,實在沒那麼多土地可供賜賞,最後,才改為了兩萬頃。

朱常洵到達洛陽後,每日過得是紙醉金迷的日子,他不僅窮奢極欲,而且,還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即使倉庫的糧食爛了,也不分發給飢餓的百姓,憤怒的李自成看到了這一情形,最終決定攻打洛陽。李自成在豫西的勢力逐漸擴大,令大明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深感不安,他親自上書福王,希望引起重視。

尤其是希望他能增派軍隊加強對洛陽的保護,以及為他自己考慮,可以拿出錢財解決城內的軍餉問題。呂大人以河南兩座城池失守為例,向福王說明:希望他不要當「守財奴」,最後落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可是,朱常洵壓根兒就聽不進去這一建議。

眼看著數十萬義軍部隊,已經在洛陽外集結了,而他還是不為所動。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他向軍隊發起了進攻的號令,只聽到戰場上的殺聲震天響,最終,兩方經過一夜的搏鬥,義軍發現洛陽城西北方向兵力薄弱,於是,猛攻西北角。

然而,總兵王紹禹早就沒有了鬥志,尤其是軍餉不夠,再加上,朱常洵貪得無厭,其部下早就對他恨之入骨。此時,士兵們看到了義軍的總攻,非但沒有擔心,心裡甚至還有些「竊喜」。於是,「配合」義軍打開了城門,來了個裡應外合的完美配合。

洛陽軍民仿佛像迎接自己的親人一樣,攜一家老小歡迎義軍入城。二十一日凌晨,李自成占據了洛陽。體重超過三百斤的福王朱常洵,還沒來得及躲藏,就被當場活捉。當他被押解到李自成面前時,早就失去了皇家的顏面,不斷向闖王告饒,一個勁兒地磕頭求饒命。

李自成端坐在殿上,質問朱常洵身為親王,富甲一方,卻在這災荒之年毫無作為,真是該死。於是,李自成命左右打了他四十板子,然後,砍下朱常洵的頭顱懸掛在城門之上。但是,義軍還是不解恨,甚至把他的屍體剁成了肉泥,配著鹿肉下酒喝。

但是,根據《明史》和《壙志》的記載,顯然與朱常洵被活活煮成人肉湯的稗官野史不符,福王被義軍殺害後,屍體仍存。也就是說,「福祿酒會」是杜撰的故事。並且,出土的朱常洵壙志,也打破了這個長期被人們信服的福王屍體被做成「福祿酒」宴的傳統說法。

墓志銘上記載道:「大明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賊數萬攻陷府城……王獨挺身抗節,指賊大罵,慷慨激烈,與城俱亡。」除此之外,還有「剛腸浩氣,雖死猶生」等美化福王的內容。並且,從墓志銘上分析,福王死後是留有全屍的,一個留有全屍的人怎麼會被李自成給煮著吃了呢?

話說,李自成在攻下洛陽後,收穫俘虜了三千人,還繳獲了一大批武器和珠寶,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的軍隊質量,也擁有了一支更為精良的部隊。他沒收了福王府內的所有財富和糧食,並開倉救助百姓。義軍除了自己留下一部分錢糧作為糧餉之外,其餘的全分發給了百姓。

除此之外,李自成還在災民中選拔士兵,給他們的家人每月五兩補貼,對此災民紛紛響應。李自成從中選擇了五百人,讓他們站在洛陽城牆上搖旗吶喊,也寓意著李自成在這次戰役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

不久,他便攻克了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朝總兵吳三桂會合,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之後,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清軍。

順治二年三月,大順軍逼走南明將領左良玉,占領了武昌,李自成計劃乘舟東下,奪取東南作為抗清基地。但是,大順軍尚未準備充分,清軍分水陸兩路突然襲來,使得李自成倉促棄武昌向東南進發。順治二年5月17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

參考資料:

【《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傳》、《明實錄·神宗卷》、《流寇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KkslW8BxtCz63RLDv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