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公司第二次批量發射「星鏈」衛星成功
星期一,美國東部時間11月11日9點56分,太空探索技術(SpaceX)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0號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
這批衛星最終將進入550公里的最終軌道
這是星鏈衛星發射任務的第二次發射。這批衛星最初將被部署在280公里的高度,然後將其軌道提升至350公里,然後對其進行測試以檢查其性能是否正常,然後最終到達其550公里的最終軌道。
發射後將近九分鐘後,助推器的第一級火箭成功降落在回收平台正中心。
這次飛行被稱為「星鏈-1」(Starlink-1)任務,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首次發射全功能衛星。上一次發射是在2019年5月,發射了60顆原型衛星,稱為「 0.9版」,SpaceX測試了其部分能力。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中最終將向地球軌道發射42000此類顆衛星,旨在向全球範圍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11月10日發布的星鏈-1衛星圖像
每顆衛星重量都是相同的,重約260公斤,並配備了通過獨立的地面站將網際網路接入中繼到地面的儀器。將來,地面上的人們將有可能通過地面上的星連結收器連接到網際網路,並每月支付訂閱費來訪問網際網路。此次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最重的有效載荷,總重量為15600公斤。
然而,實現這一目標將是一項不小的壯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希望大約每兩周進行一次星鏈衛星的發射,將必要數量的衛星送入軌道,以確保地球上任何位置都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通過該服務高速訪問網際網路。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表示,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將需要再進行六到八次發射來啟動該服務,儘管該服務的價格尚未公布。該公司表示,在又進行了24次發射,假設每次發射仍然有60顆衛星之後,或者說部署大約1500顆衛星之後,該公司表示可以開始全球網際網路覆蓋。它希望到2020年底實現這一目標。上個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執行長伊隆·馬斯克首次在通過星鏈衛星發布了推文。
獵鷹9號火箭上的有效載荷整流罩實現了再利用
周一發射不僅是星鏈任務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里程碑。獵鷹9號火箭上的有效載荷整流罩(鼻錐)實現了再利用,該火箭先前於2019年4月執行Arabsat-6A Falcon Heavy任務飛行,當時整流罩通過降落傘返回地球。周一的發射任務是第一次重新使用這些估計價值約600萬美元的整流罩。
星鏈衛星群
天文學家越來越關注星鏈衛星對近地太空產生的影響。在2019年5月首次發射之後,星鏈衛星群在夜空中清晰可見,有可能妨礙未來的天文觀測。
為了緩解這些擔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表示將其衛星塗成黑色以降低其反射率,儘管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對Starlink-1上的衛星進行了處理。但是有人質疑這仍然不夠,因為星鏈衛星的大型太陽能電池板仍可能反射陽光,並在黃昏和黎明可見,這是某些天文學的關鍵時期,例如在太陽附近觀察彗星。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衛星帶來的碰撞風險。目前只有2000顆活動衛星繞地球運行,但星鏈計劃會將其增加21倍。由於其太空網際網路競爭對手,例如OneWeb和亞馬遜公司也計劃了數千顆衛星,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活動衛星的總數可能會超過50000。
為了應對這種增加,太空機構將要求衛星運營商更頻繁地躲避對方,這被稱為避碰機動。9月,歐洲一顆衛星被迫躲避星鏈衛星的干擾,據估計,最終,這些避碰機動動作可能會從一天三次增加到每小時八次。
星鏈衛星是否可能增加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問題也令人擔憂。目前已經有3000顆死衛星環繞地球運行,即使故障率很低,這些星座也可能在軌道上增加大量碎片,而其它衛星則必須避免與它們碰上。
在執行Starlink-1任務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方面表示,其中一顆衛星存在問題,這意味著它「可能無法升軌」。然而,該公司表示,它被置於280公里的初始軌道中,「將在地球大氣中迅速燃燒」。
但是,如果其中一些衛星在更高的軌道上發生故障,它們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現在,當他們進入最終軌道時,所有的目光都將注視著周一發射的這批星鏈衛星。天文學家將密切關注它們的亮度,而其它衛星運營商將急於檢查它們的行為是否異常,並可能在升軌過程中造成任何問題。
周一的發射只占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總發射量的0.14%。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IyKXG4BMH2_cNUg1F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