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玉環高銘暄老先生獲得國家頒發「人民教育家」榮譽稱號。
高銘暄,浙江玉環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他是唯一自始至終參與新中國刑法典創製的學者,刑法典的修訂,部分刑事立法解釋、刑事司法解釋的出台,都包含著他的睿智、心血以及追求法治的夢想。
他在三尺講台上至今已耕耘66載,為我國刑法學科的創建和發展傾注了畢生心血,為我國的刑事法治領域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他還在書齋中筆耕不輟,許多著作成為我國刑法學研究的典範。
高老先生就出生在玉環的美麗漁都——鮮疊。
鮮疊,也叫鮮迭。地處東海之濱,台州最南端,隸屬玉環市大麥嶼街道,一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漁村。小鎮不大,方圓也就兩三公里而已,由於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小鎮沒有寒冬,盛夏也不酷熱。抬頭遠望,村後的小山頂上,幾架銀光閃閃的「大風扇」不急不緩地轉動著,臨近海邊,風力資源充沛,利用風能發電,這是現代科技在古老漁村的時代印記。
秋天,豐收的季節。天空湛藍如碧,陽光正好,風正醺。隨著出海遠洋的漁船緩緩駛回海灣,除去豐饒的新鮮魚獲。這時,正有一群「海底總動員」,組團到了岸上要享受著金秋的日光浴。玉環旅遊君也不甘心整日坐在辦公室寫稿,決定和同事們一起出門尋找玉環的秋天~
我們從玉環市區出發,往大麥嶼方向經過環島南路,一路到底直達鮮疊,全程大約40分鐘。
先跟著我們欣賞一下沿途大龍灣的美景吧~
夢想著有一天,遠離城市喧囂,和三五兩好友一起自駕游,在人煙稀少的公路上,隨停隨走,蔚藍大海的美麗傳說,浪漫的旅途,總讓人心馳神往。
你也會路過美麗的好望角驛站。
順著路標一側的小山峰登頂後,還能站在燈塔上瞭望遠方。
再往前幾公里,我們看到了被稱為網紅民宿的「水一方」,與海為鄰,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難怪有那麼多慕名而來的遊人一睹風采。輕輕推開窗,眼前就是星辰和大海。隔海眺望,鮮疊漁都的輪廓就在不遠處。
再往前開幾分鐘,就到了我們這次的目的地鮮疊漁都。
漁都里大多是老房子,這也正是村子裡的特色。用米糊、石頭、瓦片砌的房子十分堅固。
經歷常年的風吹日曬,大多戶人家的牆頭泛起肉眼可見的深色斑駁,像大樹的年輪刻滿了數不清的如歌歲月。
走在村子蜿蜒曲折的青石板鋪就的村道中,尋找零星分散在各處的古建築影子,呼吸間皆是大山特有的清香。這裡遊客不多,來來回回見到最多的怕都是在村中騎龍廟旁的古樹下曬著太陽聊著天的老人。
剛步入村鎮的時候,感覺和別的村落沒有什麼大的不同,只是街道更乾淨些,各式的宣傳標語更新穎些,老太太坐在門口的青石上納涼,搖著蒲扇,見到我們這一行人走來,總是很熱情地指路,還好奇地打量著我們。
而真正站在了那些透著歷史滄桑感的舊式民居前,驀地感受到了它傳遞的溫馨與夢幻。
色彩斑斕、形狀各異的鵝卵石,像一顆顆寶石一般,密密匝匝地鑲嵌進牆裡;遒勁的刻字,鏤空的花型,讓宅院顯得如此地卓爾不群;小徑驀地一個轉彎,就隱身於深處了。
忽然想到《牡丹亭》里的句子:「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就這樣,它讓時光歲月停留下來,我們可以望著它,它也可以時時望著我們。
我覺得最舒爽的消遣方式,就是來到碧海銀沙之間,吹吹海風、踏踏浪沙。鮮疊有一片美麗的沙灘,海闊天空,漁舟點帆,夕陽西下時,晚霞拂照,盛是清寧。
遊玩累了,就想去買點小零食解饞,村裡的小賣部每走幾步就有一家,幾個不大的貨架,零食種類也不全,這樣樸素的小賣部現在在城區里很少見,不少有關兒時記憶的小零食在這裡應有盡有。
歲月久了,曾經的鮮艷的色彩變成了斑駁的模糊的一片,曾經精美的圖案慢慢缺失成了殘片甚至有的只能依稀看得見線條的輪廓,但是牆上依稀寫著的「鮮迭信用社」、「為人民服務」等仿佛還在和我們訴說著以前的繁華。
陪大海度過漫長的歲月,是漁民最幸福的事之一,他們靠海吃海,也靠海玩海。他們每一次出海都像是與大海無聲地交談,那感覺是幸福的。更愜意的是每一次在霞光中歸航,享受著「漁」悅生活!
位置: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鮮疊村
路線:推薦自駕,建議開環島公路過,可以一路欣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