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凌晨,演員張亮又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帖文,主題只有4個字"生日快樂",並配了一幅蠟筆畫,看線條及構圖應該是小孩子的筆觸,可能是天天妹妹的傑作。
有好奇的網友就開始自動開啟"尋人模式",到底是誰3月29日生日呢?答案很快就水落石出,原來3月29號正是他的前妻寇靜的生日。為什麼說前妻?為什麼是前妻了還記得她的生日還凌晨送祝福?
百度百科上的資料顯示,寇靜的人物資料顯示為離婚、張亮前妻這幾個字眼......孰是孰非很難定論,但眼尖的網友就說,回顧去年的離婚事件,感覺就忽然有點"奇妙"了。
去年11月29日(又是29號???),張亮單方面發出官宣離婚通告他和蔻靜已於2017年離婚。第一次發出的時候,還把時間錯打成20017年。大概一分鐘之後,他可能意識到了這個無心之失,貼文被編輯成為正確的2017年。
帖子一出,當即引髮網絡大地震。
各種猜測也隨之而來。那個11月,娛樂圈無大事,除了高以翔猝死事件造成藍台面臨"千夫所指"外。當時有網友就問,你是為別人擋刀?你是被逼的?
張亮沒有正面回復,但是他有在他自己的粉絲群里說明,叫大家不要驚呆,只是家庭內部安排。網友們以為事情的真相很快就會水落石出,但是時至今日,他也沒有給出正面的、個人的、真實的回答,而是一直和網友們玩猜猜猜的遊戲。
其實,在2019年10月,有網友拍到,張亮和某神秘女子親密依偎挑選鑽戒。當時還有網友說,他們夫妻好甜蜜。
後來被網友扒出說這可能是他的新女友,但經過眼尖的網友對比,該女子其實就是張亮前妻寇靜無疑。兩人親密非常,沒有表現出任何是離婚夫妻的徵兆或不適。
2019年1月底,一家人還同游澳洲。相關圖片被網友發到超話,網友稱:我賭假離婚。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真假假,真是讓人吃到撐,都還搞不清楚狀況。
網友們覺得:太難了!
而眼睛雪亮的吃瓜群眾,又開啟腦洞大開模式了。
既然張亮說本不打算占用公共資源,卻又官宣離婚這個消息,有網友就大膽猜測,可能是為了天天讀書,為了購買學區房?而據時間線來看,這種猜測並非空穴來風。
2017年3月後,北京買房開始限購,一個家庭有兩套房就不能再買了。據房產中介爆料,張亮在親子綜藝後曾花費1200萬為天天買學區房,而參加完《中餐廳1》後,他再次購買了新房,並邀請鄰居前去暖房,自己還親自下廚犒勞。而《中餐廳1》的結束時間就在2017年10月,這樣一算,時間線完全吻合。
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來,做父母的,犧牲一點個人利益或形象,又算什麼呢?
只是從一個妻子和一個女人的角度,總覺得寇靜有那麼一點無法言說的委曲和求全。
寇靜是張亮的大學同學,在他還是一個窮小子時,在他還交不起房租,還在為生計兩餐奔波勞碌時,她就選擇跟他在一起,不離不棄十幾年,稱得上是患難夫妻,模範伉儷。
而他們一直以來是低調的,甚至可以說是隱婚。就算是張亮的經紀人,也是在天天出生一年之後才知道他們生育了小孩這個事實。
知道消息的那個瞬間,所有人下巴差點嚇到脫臼。
生孩子的困難可想而知。
張亮夫妻兩人在北京相互扶持地生活著,沒有老人幫忙,也沒有親人可就近照顧,所有一切都靠兩人慢慢摸索著搞定。在月子裡,寇靜除了老公張亮的關懷,再也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
而她也是作出了一個女人最大的犧牲。
她曾經也是一名職業模特,但為了照顧張亮以及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她退居幕後,14年來一直沒有在模特事業上拓展,一直在張亮的大後方,維持著家庭穩定和安詳。
而結婚的時候,沒有鄭重的求婚,沒有像樣的婚禮,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猶記得張亮在中餐廳這個節目裡就曾爆出,他跟寇靜求婚的"硬核"台詞:你願意在死的時候埋在我家墳里嗎?
當時寇靜就答應了。一個女人是有多愛一個男人,才在他求婚的瞬間,就開口答應了呢?
從任何方面來說,張亮今日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寇靜的付出以及背後默默的支持。
而寇靜過去了這麼多年來,一直低調示人,出入皆戴口罩,沒有任何想成為公眾人物的私心。
或許她作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她是快樂的,每個人的心裡對幸福的定義都有所不同。但在旁人看來,確實有點想為她鳴不平。
如此堅貞的,不問收穫只道付出的愛情,是可以隨隨便便說離就離的嗎?
或者,為了孩子所謂的好教育,丈夫選擇在公眾平台上發布離婚言論,這樣真的好嗎?
私以為,把離婚掛在嘴邊,這可能是對婚姻最大的傷害。
當事人可能出於個人考量,或家庭利益,或不得已而為之而做出如此選擇,但是,這個選擇卻讓人有點食難下咽。
真正的夫妻,是患難與共的,是不可分離的,既是肝膽相照的兄弟,也是共枕入眠的愛人。
當然,最後,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自己的婚姻,和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定義和理解。旁人眼中的不美好不贊成,說不定就是他們心中的無所謂。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沒有跟他們一起生活,所以也無法真的了解他們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
無論怎樣,希望他們都好好的。
作者:琳琅
編輯:懶茶。多平台原創作者,願以最真摯樸素的文字,打動你最柔軟的內心。
懶茶原創作品,感謝閱贊,盜用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