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既屬於管理學的範疇也屬於教育學範疇。在質量管理領域以及教育領域,質量管理理念強調質量和效率,而教育理念強調如何定位教育。結合質量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來定義科研能力結構,將科研能力主要分為科研規劃能力、資料分析能力、科研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等板塊構成。本人結合自身所在的專業,對工科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在課程設置上增設科研方法訓練的內容。當前,很多高校工科院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的設置還只是限於傳統的理論課程,沒有專門針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開設專門的課程。對科研方法的掌握是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徑。教給研究生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意識和智慧,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點。在工科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上,增設科研方法系列課程,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科研方法系列課程的開設,形式多樣,不拘泥於傳統的課程形式,可以通過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學校科研管理的老師、期刊編輯、圖書館館員等各領域專業人士開設各種專題講座,內容可以包含文獻綜述寫作、研究設計、課題申報書的撰寫、科學研究方法介紹、中英文專業文獻檢索等。新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往往可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程的同時,研究生通過查閱文獻,獨立選題,進行科研設計,嘗試撰寫各種面向研究生的課題申報書等系列科研方法課程的學習,為今後有效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二、加強對學生學位論文寫作的指導。論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學生科研能力的高低。論文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生訓練和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是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搜集和處理資料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的綜合體現。通過指導學生進行論文寫作,可以培養研究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所以學校要特別重視和加強對研究生論文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完成工作。
在初步確定選題的基礎上,導師應首先從文獻資料的搜集、文獻的閱讀、文獻的管理、利用等方面培養學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充足文獻的基礎上,進而指導學生進行論文框架的設計,論文的章節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邏輯聯繫,應當在正式寫作之前,對章節布局進行大體設置,使之結構合理,以防止盲目寫作、偏離主題的現象發生;工科碩士研究生的實驗驗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導師應在實驗的設計、綜合處理與操作等方面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教會學生獨立開展實驗並正確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科研實踐活動。鼓勵研究生參加學術研討會。研究生在校期間,如果能參加一次全省性、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會議,並提交會議論文,對於研究生而言將是一次很好地鍛鍊。參加學術研討會是開闊研究生學術視野,了解學科發展前沿,掌握最新專業知識的捷徑,導師應力所能及地為學生提供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的機會。
鼓勵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日益成為高校學生課外科技文化活動中的一項主導性活動,能發掘大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科研創新意識。導師應起到應有的指導性作用,帶領研究生積極參加挑戰杯項目,以提升其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行動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申報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為了鼓勵研究生學術創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很多高校都劃撥了專項經費成立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接受在校全日制二年級研究生和一年級研究生的申報。研究生通過學校創新基金項目的資助,可以大大提高科研創新的熱情,並藉助這一平台取得科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