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RCEP的最大意義並不在於自由貿易

2020-11-17     北美報告

原標題:真相|RCEP的最大意義並不在於自由貿易

自由貿易並不是RCEP的最大意義

11月15日,15個亞太國家已經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接下來,只要6個同盟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中的3個國家批准協定,這項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便有望生效,成為東亞和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多數人都從經貿角度看待RCEP,分析它會讓中國哪些出口領域有利,讓哪些出口領域受損。 還有人,從中美對抗角度看待RCEP,將其視為中國對抗TTP或CPTPP的勝利

其實,在我看來,亞太15國簽署RCEP的最大意義, 既不在於貿易升級,也不在於中美對抗,而是在於亞太政治穩定換句話說,如果RCEP真能生效,將大大緩解中美對抗、確保亞太政治穩定。

何來此言?秘密隱含在RCEP的成員國中。

RCEP的15個成員國,分別是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東協十國,再加上 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個對話夥伴國

只要略具政治知識,就會知道 這15個成員國的核心,在亞太政治光譜上是偏向美國的。其中,日本、韓國是美國的追隨者,半個世紀以來高度依賴美國保障國際安安全;澳大利亞、紐西蘭是美國盟友,意識形態、政治體制和經濟模式完全一致;越南、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則是美國重點拉攏的對象,是美國南海鉗制中國的主要憑藉。

毫不客氣地說,RCEP的核心成員國,基本上都是與中國存在地緣衝突,而明顯偏向美國的一些國家。如果沒有經濟利益上的牽扯,他們必定是追隨美國而抑制中國的。

但是,RCEP的簽署反映出,這些與中國存在地緣衝突的國家,並沒有完全選邊站。他們 綜合考慮國家利益以後,政治上偏向美國,經濟上靠攏中國,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

進而論之,參加RCEP的14個亞太國家, 並沒有將賭注完全放在美國身上。相反,他們意識到了美國經濟的局限性,知道美國不能解決他們的難題,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中美之間謀取立足之地。

對美國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美國根本沒辦法振臂一呼,就組織起一個「反華」的亞太同盟,全力向中國施壓等到RCEP生效後,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內部關稅逐漸取消,貿易流動將更加頻繁,經濟相互依賴更加明顯,哪一個國家能不顧國計民生,完全跟著美國「搞冷戰」,斷絕對華來往?

如果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都不支持美國,美國靠什麼對中國極限施壓? 即使美國自己不顧一切極限施壓,對中國又有多大的抑制效果?當然,以中國的地緣和政治,更不可能聯合上述國家,反過來對付美國。

所以,從亞太政治來看,RCEP的最大意義不是貿易流動,而是能夠為亞太政治穩定提供「壓艙石」。在RCEP框架下,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都沒有能力整合亞太國家,搞「一邊倒」的鬥爭。

想像一下,如果亞太主要國家都作壁上觀,美中對抗能對抗到什麼程度?反正經濟上的完全脫鉤是很難的。將來,東亞和東南亞經濟更趨一體化, 美國只有斬斷與東亞和東南亞的經貿聯繫,才能真正實現對華經濟脫鉤鑒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製造業中心大都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美國經濟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2019年11月,第三次 RCEP會議在泰國舉行

至於軍事衝突,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任何現代戰爭,都必須以強大的工業體系為後盾,沒有源源不斷的飛機、飛彈、戰艦等,誰都不敢輕易發動大規模戰爭。飽受製造業「空心化」困擾的美國,會孤注一擲對華開戰嗎?可能性小之又小。

未來美中對抗,應該主要體現於國家安全、高新技術、意識形態等領域的相互防範,或者部分脫鉤,而不是完全脫鉤乃至軍事衝突。

圖源:BBC, Global Risk Insight, The Associated Press, CNBC.com

作者:胡樂

/聚焦 亞太15國簽署RCEP貿易協定,世界經濟局勢或將大變?加拿大去哪了!

/憂慮 加拿大正在走向失控?有多少人挺不過這個冬天!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8VL1XUBxV5JH8q_Pt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