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孩子的法寶一一遊記寫作攻略

2019-07-25     錦色的花園

今天跟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聊一聊遊記寫作。

遊記就是記游,記錄一次旅遊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派遣」各種表達方式來合力打造你印象深刻的景物,你興奮地大喊大叫或不禁讚嘆的情感。所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自然風光自然是你著筆的重點。

那麼,我們要怎麼寫遊記呢!葉聖陶老師有好的方法。

《記金華雙龍洞》(可參閱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是一篇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文章,思路清晰,很多同學讀完文章都想去實際感受一番呢!真不愧是大師之作啊!

那我們要學習些什麼呢?大師功力那麼深,我們要從何學起呢?哈,我們可以從基本的學起,了解遊記最該掌握的基本要求。

首先,確定寫作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你這一番旅遊,都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什麼地方讓你心情舒暢,什麼地方驚險連連,又有什麼地方讓你忍不住讚嘆,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有意外的收穫 !先在心中取捨一番,確定自己寫作的內容。畢竟你的遊覽過程那麼長,看到的景物那麼多,可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一定要有重點。

讓我們來看看葉聖陶大師是怎麼抓住「孔隙」這個點來做文章的:

孔隙的大小 (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下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到過孔隙時自己的心理感受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他都描述得特別準確、生動。

像「並排仰臥」,「再沒法容下第三個人」,「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 ,「擠壓」,「稍微」這些詞語和句子,用得那麼妥貼,讓我們猶如身臨其境,不禁生出想要遊覽一番的念頭來,這就是內容的吸引力。

其次,線索要明晰。

線索是什麼,其實就是寫作的順序,將遊覽過程中的景物,心理活動等串起來,使散的東西形成整合,讓讀者不僅一目了然,而且心中有「序」。

那我們找找看,這篇文章的線索是什麼呢?哈,很多同學一翻書就直接看到了;在上這一課時,我剛提出問題,迫不及待的學生們就發現了:

出金華城大約……

一路迎著溪流。

在洞口抬頭望……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

內洞一團漆黑…

我排隊等候……出了洞。

瞧瞧看,作者多為讀者著想啊,一路上都帶著我們,讓我們清晰地知道遊覽的過程,所以我們寫遊記,也要學習這種方法 :遊覽線索要清晰不含糊。

你如果已經掌握了這些,那葉聖陶先生還有高招,就是隱形線索的描寫,請仔細在原文找找看,一路陪伴我們遊覽的除了作者,還有誰呢?

各位小朋友,咱們《遊記寫作攻略(下)》再來揭曉答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v6XLGwBmyVoG_1ZuO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