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新增境外輸入1例
4月4日0時至24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為英國輸入病例。無新增報告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2例。截至4月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70例,無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報告,治癒出院病例40例。
4月4日0時至24時,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1例。截至4月4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416例,無處於醫學觀察期的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401例,治癒出院率96.4%。
全市有15個區已連續14天以上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具體為平谷區自有疫情以來無報告病例、延慶區72天、門頭溝區62天、懷柔區58天、順義區56天、密雲區53天、石景山區51天、大興區51天、房山區48天、昌平區47天、西城區45天、通州區45天、豐臺區32天、朝陽區31天、東城區29天;海淀區12天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北京將外籍人士
統一納入全市防控體系
4月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政府外辦副主任李輝說,北京市將外籍人士統一納入到全市防控體系,中外一致,一視同仁。
李輝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高度重視並積極做好在京外籍人士疫情防控工作,將外籍人士統一納入全市防控工作體系,本著「中外一致、一視同仁」的原則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新冠肺炎傳染性強,雖然本地疫情傳播基本阻斷,但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蔓延,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持續擴大。截至目前,北京市外籍累計確診病例6例,其中有4例是輸入型病例,北京的疫情防控面臨著外防輸入和內防反彈的雙重壓力。
當前,北京市出台的各項疫情防控舉措,目的是為了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護包括在京外籍人士在內的廣大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防止疫情出現反彈。這些措施既是世衛組織的建議,也是各國普遍採取的防控措施。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採取的所有措施對中外人士都是一視同仁的,既不會因為是外籍人士就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也不會因為是外籍人士就放鬆防疫要求。如果違反中國的法律和北京的防控政策,外籍人士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依法處罰。
同時,也為在京外籍人士提供關心關愛服務,及時發布多語種信息和有關政策措施,加大語言服務保障力度,為部分困難群體提供必要的防疫保障。
據了解,絕大部分在京外籍人士都能夠按照我市有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積極配合和落實北京市出台的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自我防護,減少出行。很多在京外籍人士還主動參與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一道開展防控工作。在此,向參與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外籍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當前,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還遠遠未到可以鬆勁歇氣之時。李輝呼籲,在京外籍人士遵守北京防疫規定,支持配合各項防疫舉措。「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為廣大在京外籍人士的工作生活提供各項服務保障。」
在第一入境點隔離期滿後
進京該怎麼辦?
4月4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介紹,關於入境人員在第一入境點集中觀察期滿進京有關政策措施。
為切實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從3月24日開始,部分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旅客在第一入境點所在城市實施檢疫並辦理入境手續,之後就地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現在,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即將期滿,有些旅客提出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旅客的家人也擔心親人能否如期順利回京,所在社區的一些居民也擔憂這些人員回來後是否安全。針對這些問題,為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在專業部門的指導下,研究制定了有關工作措施:
一是入境人員,須在第一入境點進行14天集中醫學觀察。觀察期滿經核酸檢測為陰性的,解除醫學觀察後,就地分流,各自返回目的地。
二是在第一入境點集中觀察期滿14天,經核酸檢測陰性,並於集中觀察期滿當天或次日直接進京的人員,由當地提前向我市提供《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進京人員信息表》,觀察期滿後,出具集中觀察期滿證明。人員進京前需向居住社區報告,說明集中觀察情況及進京日期,便於社區掌握,為大家回京提前做好準備。
人員進京時,如因數據更新滯後,致使在機場、火車場站、公路卡口受阻的,可向相關站點出示集中觀察期滿證明,自行返回社區。
到達社區後,由所在社區核實《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進京人員信息表》並做好登記,辦理小區出入證件,可不再進行居家觀察,但是需要接受社區健康監測管理。社區會提醒本人做好個人防護,如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社區報告。
三是在第一入境點集中觀察期滿14天,經核酸檢測陰性,但沒有在集中觀察期滿當天或次日直接進京的人員,仍要執行所有返京人員均需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的政策。
四是對於駐華使團人員,按照有關駐華使團人員管理辦法執行。
以上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將根據疫情形勢發展變化適時調整。再次感謝廣大市民在疫情防控中給予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張文宏特別提醒:
回國航班上要做到「三防」
國際航班上感染風險大,不少留學生為了防護在飛機上戴著N95口罩,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幾十個小時處於微缺氧的狀態。下飛機後又經過海關檢疫,周轉於機場和賓館,不怎麼吃東西。所以很多病人,在入院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營養不足。
張文宏表示,所有回國同學們路上一定要吃東西,補充蛋白質抵抗疾病。可以隨身攜帶一些牛肉乾,而不是去吃餅乾和方便麵,但是不能和鄰座的人同時摘掉口罩進食,更不能因為關係好就摘下口罩聊天。可以採取輪流摘下口罩進食方法。
張文宏特別提醒,坐飛機的時候,要「防火、防盜、防隔壁鄰居」。兩個人講話,必須有一個人戴口罩。兩個人不能同時吃飯,一人吃飯,另一人也必須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