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了自己與同事的感情,因為給你錢的不是他們

2019-10-06     靜心簡語

不要高估了自己與同事的感情,因為給你錢的不是他們

不要私下裡議論單位的什麼事,除非你想讓大家都知道

在我的長篇小說《媒戒》中,真實的寫過一個人,是報社的辦公室人員,年齡大,和員工相處的很和睦,員工也很喜歡和她說心裡話。但是結果是,有什麼心裡話,只要說給她,領導很快就知道了。《媒戒》這本書很真實,除了人名、地名、單位名,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實的。而寫這本書的時候,也是想展示一個真實的傳統媒體界的現象。

在這本書里,我曾經說過一句話:「不要在私下裡議論單位的什麼事,除非你想讓大家都知道。」事實上也就是這樣的,我在單位的時候,私下裡基本上不說單位的事務,而公事都會在辦公室里說,大多數都是在會上說。「會上不說,會後亂說」,這是很多單位都比較反感的事,也是最沒有實際意義的閒話。

在一個單位裡面,喜歡關注員工在私下裡說什麼的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單位領導,一種是具有競爭關係的同事。

當你面臨晉升的時候,你的一言一行極有可能在別人的監控之下,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極有可能成為你晉級路上的障礙。這就是同事關係的脆弱方面,如果沒有衝突,你們極有可能是很好的朋友關係,但是一旦有了衝突,你們就是對手。

曾有一個人說他喜歡和年長的人交朋友,因為這樣他會學到很多,而年紀相近的人,往往都是競爭對手,友誼多體現在酒肉上。對於這種過分功利的觀點我是不太人認可的,但是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善良。因為事實上有很多人是見不得別人成功的,嫉妒心的促使會讓他們給你設置障礙,增加困難的。

​ 在報社的時候,我不是不再私下裡說單位的事,也會說,但是我說這些話的目的,就是讓有人把這些話捎到我想讓聽到的人那兒,讓他們知道我對什麼事有不滿,或者說有什麼建議。但是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單位內部造成一種輿論的壓力。當然,我要傳遞過的信息,一定是經過仔細斟酌過的,只是一種差不多的壓力就好了,目的也是讓他們想想,知道有可能發生的最壞結果,自己權衡自己的行為。

每一個單位中,員工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而每個員工和領導之間都有利益關係。因而,不要高估了自己與同事的感情,因為給你們錢的、決定給多少的不是你們彼此,而是單位領導。曾有兩個朋友在離開單位多年以後的一次聚會上,一個對另一個說:「我當時都不敢給你說我們的提成是多少,因為領導說給你百分之三十,而給我都是百分之四十。」而她倆在單位時,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好閨蜜。

也許這樣說,對同事之間、同學之間的關係說得有點脆弱,甚至不堪一擊。但是現實就這麼殘酷,想想高考的時候,在大家擠在獨木橋上的時候,好朋友誰讓過誰?在應聘的時候,又擠掉了多少對手,如果不擠掉,那些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同事,甚至好朋友。

靜心簡語2019.10.4.19:50於勉縣(原創作品,嚴禁侵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kCjoW0BMH2_cNUgMp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