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案例:
強子(化名)和曉靜(化名)2019年十月份剛結婚,他倆均獨生子女,均在成都上班。強子老家河南,曉靜老家安徽。結婚時,強子父母拿出所有積蓄,幫強子和曉靜在成都買了房子,另外,還給了曉靜父母十萬元彩禮。
春節將至,兩個人卻因為「去誰家過年」吵了起來,且都不願意退讓。
木子李觀點:
生活中,有很多女人用「新時代女性」去標榜自己,其實不夠格。
新時代女性應該是這樣的:結婚的時候,不向男方要彩禮,婚房兩個人一起出錢買。
這時候,這些所謂的新時代女性就不樂意了:不給彩禮,不買房子,老娘不嫁。
核心問題不是結婚的時候,要不要給彩禮,要不要買房子,而是,不要標榜自己是新時代女性,而是傳統女性。
關於婚後去誰家過年這件事,應該是獨生子女時代衍生出的一個話題,講道理:其實沒啥好講的,必然要去男方家過年,上門女婿除外。
春節在男方家,和生了孩子跟著男人姓,以及結婚時,男方出彩禮錢,男人掏錢買房一個道理,且理所當然。
為什麼有上門女婿一說:結婚的時候,女方給彩禮,女方準備房子,生了孩子隨女方姓。
當代很多女人的煩惱就來源於矯情:想衝破傳統,但是,在一些事情上,卻又向著傳統看齊。就想問:憑什麼要對自己和愛人雙重標準?就因為自己是女生嗎?
個人覺得,只有結婚時沒有向男方要彩禮、不要求男方買房子的女生,才有資格交涉「春節應該在誰家過」。
我知道我這樣說,會讓很多女生不愛聽,甚至會說我大男子主義,依然想誠懇地說一句:做人,應該講道理。
如果因為婚後去誰家過年,導致爭吵,只能說,這個女生不簡單(不明事理)。
作為獨生子女,女生在結婚後,雖然依然和娘家保持著頻繁的走動,但是,必須承認,在這段感情中其實已經摻雜了「親戚」元素。這不是殘酷,而是宿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結婚。
如今,離婚率居高不下,女生是罪魁禍首,因為,導致離婚的結果,80%都是女生髮起的。
確實:現在的女生越來越獨立,越來越在意自己的主張,但是,稍微因為一些還可以調節的矛盾,就選擇離婚,真的好嗎?
大多數女生並不是渴望單身,否則,就不會考慮結婚,只是覺得,即便離婚了,依然很好嫁人,所以,才不拿婚姻當回事。
當然,導致女生如此自傲的根本原因:自己可以賺錢養活自己。
依然那句話:在經營婚姻的過程中,要麼遵循「新型」,要麼遵循「傳統」,忌諱「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