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40載,我為什麼從不「體罰」學生?

2019-07-26     泛亞聯盟

當老師,最怕遇到不聽話的學生,不管怎麼教育,就是不聽,真想打他兩下,讓他漲漲記性。

可是現在,「體罰」學生已經成為老師的高壓線,因「體罰」學生而引火上身的老師也不在少數。

7月初,國務院出台的《意見》指出:明確教師教育懲戒權。這一條算是給了所有教師一個安心的藥丸。不過,在政策實施之前,老師們依然不清楚「體罰」與懲戒權的界限到底是怎樣的。

那麼,就不「體罰」了?有老師可能會問:不罰學生真的可以管住學生嗎?

您別說,還真的可以~有這樣一名教師,從教40年來,從來沒有懲罰過任何一名學生,如今,仍然被50多年前的學生愛戴著,她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名從未體罰過學生的老師

劉老師,是我五十年前的小學班主任老師。

關於網絡上懲戒學生的問題,我致信劉老師:

老師,對於頑劣學生的教育,您有什麼方法?體會?感觸?懲戒學生需要體罰嗎?有許多年輕的教師很關心此類問題,我想聽聽作為一名老教師,您是怎樣對待這個問題的?請您指教。

沒想到,半夜時分,已經76歲的劉老師用微信給我回了一封信,竟有近千字。

讀罷劉老師的信,我覺得我的認知是多麼的蒼白無力,因此,我索性毀掉了我的草稿,把老師的信原封不動地轉發出來,希望對年輕的老師能有些益處。

下面是劉老師在微信中發來的信稿全文:

1. 要時刻關注孩子自尊心

德山,首先,「頑劣學生」的稱謂是不準確的;由於先天因素以及家庭教育程度不同的因素,造成了學生的認知不同,使學生們的表現有所差異。

有循規蹈矩,彬彬有禮的;有桀驁不馴,言語粗魯的。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學生們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這一點是共有的。

這種積極向上的心,就是學生的自尊心,千萬別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教育他們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學生的自尊心問題,平時多注意觀察他們,在集體場合表揚他們的優點,那怕是點滴的優點也不放過。

而缺點和不足,則單獨談,私下指出;毛病多的,允許他一個一個改,一點一點改,改了一點就肯定學生的努力,鞏固成果,杜絕反覆。

2. 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職務

不能操之過急,對於那些有影響力的學生,不妨給他們安排點職務,讓他們有事可做;

職責在身,可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使他們體會到一個人的不良行為,能給一個集體帶來的不好的影響,影響到集體的聲譽,給集體帶來的損失是什麼樣的。

當一個學生把集體的榮譽裝在心裡,他的行為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步入正軌。

當年咱們班的情況你還記得吧,那個調皮的孩子王,自從讓他擔任體育委員以後,班級秩序有了多大的改觀呀。

他行使職責是多麼認真,捎帶著那一批調皮學生都成了乖孩子。

3.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學生,其實就應該遵循一個理念:潤物細無聲。

當然,這一切必須建立在一個基礎上:你要愛學生。

我記得你的一篇文章曾引用過蘇霍林姆斯基的一段話,大意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因為我作為一個教師,所做的一切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德山,我接手你們班時,是剛參加工作,第一次當班主任,我只會用最原始的愛,和對工作的滿腔熱枕;

所以,開始階段我工作出現了不少失誤,以至於四十多年後再重逢時,還有同學提起,關於班級批判會,關於大字報風波等等。

我從教近四十年,大部分時間都當班主任,記得有一次校長調我去校長室擔任幹事,我都沒去,我離不開學生。

確實,現在有些年輕老師不願意擔任班主任,認為班主任工作又重又雜;

我不這樣認為,我熱愛班主任這個工作,這是最能接近孩子的工作,當你摸到了孩子的脈搏,就離你真正成為一個老師不遠了。

4. 老師要為學生成長創造平台

我常常跟我的學生們說,我們關起門來就是一家人。

我們在一起共同研究怎樣提高各科成績,怎樣為班集體爭榮譽,學生們都踴躍發言,集思廣議。學生們自已提的建議,自己想的點子,大家遵守起來是那樣的自覺。

你還記得吧?當年學校搞文藝匯演,咱們一貫是全體出動,全班大合唱。榮譽是集體的,也要集體參加不是嗎?

有的老師圖省事,挑幾個同學跳個舞,這樣老師省事,節目還出彩;不像組織大合唱,對老師的掌控能力還真是個考驗。

我知道有的老師說我傻,自討苦吃,可他們哪裡知道這其中的奧妙?

每次大型活動,都是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培養凝聚力的最好時機;尤其是學校的體育運動會,為班級爭榮譽,拿成績的往往都是平時大家以為比較差的學生。

就是他們,從組織到項目,都特別積極;做老師的應看到這一點,主動工作,讓他們展現出他們閃光的一面。

所以,我覺得,不管什麼樣的學生,老師的任務就是盡力地為他們創造平台,能使每個人都能盡情地表現;使他們滿意自已的形象,乘熱打鐵,什麼樣的學生不愛惜自已的羽毛呢?

所有的學生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學生們自已塑造了自已的形象。

德山,可能你的諸多問題我沒有一一解答,年紀大了,囉囉嗦嗦地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請見諒!

這些文字,是老師分三次發過來的,我不敢想像,這千餘字,一個七十六歲的老人是如何在手機上拼出來的?

掩卷三思,一個老教師的經驗之談,肺腑之言;即便我寫再多、再華麗的文章,分量之重,無可比擬啊!

讀了老師的這封信,我看到了字裡行間對學生就一個字:愛!

寫在最後:

對於教師來說,擁有愛很重要,愛是基礎,但是愛不能感化一切,我們還是需要教育懲戒權的。

記得一名復旦教授說過:

我們這個社會要賦予老師更大的權利、更高的榮譽、更好的待遇,這樣,才能夠賦予他們更大的責任。

願所有教師都能夠擁有愛;

願所有教師都能被公平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dd3NGwB8g2yegND_U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