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泉物聯:依託現有市場地位,積極謀劃海外布局

2020-06-05     覽富財經

原標題:鴻泉物聯:依託現有市場地位,積極謀劃海外布局

伴隨「國六」標準落地在即,商用車強制安裝聯網終端已逐漸提上日程,科創板上市企業鴻泉物聯(688288)是國內較早介入商用汽車智能網關係統和設備領域的科技公司之一。公司自2010年起服務前五大車企中的三家企業,如今藉助這次行業紅利,結合「國六」標準下中輕卡強制安裝以及渣土車加速滲透全國城市,公司業績有望邁入高速增長階段。

智能駕駛先行者

鴻泉物聯是國內較早從事輔助駕駛研究的企業之一,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智能駕駛領域。依託人機閉環系統的智能增強駕駛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增強駕駛系統和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等汽車智能網聯設備,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商用車(載貨汽車、客車、專項作業車等)領域,是國內領先的汽車智能網聯設備供應商。

根據公開資料,公司自2016年至2019年,4年間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9.79%,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18%,扣非凈利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52%,公司業績較為穩健。

鴻泉物聯之所以取得如此顯著的業績,和其準確把握行業發展方向並深耕主營業務有直接關係。其主營的商用車是車聯網落地的最佳場景,具有剛性需求以及政策強推動。

早在2011年底我國強制「兩客一危」與所有重型載貨汽車在出廠前安裝行駛記錄儀,如今重卡滲透率已達到100%。而且2021年「國六」標準強制要求重型柴油車安裝車載終端,現階段部分地區已提前實施,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中輕卡總銷售規模約為202.2萬輛,市場滲透率較低,今年東風、福田等一線車廠已率先響應國六聯網終端要求,預計今年滲透率將達到20%左右,2021年7月1日將開始全面覆蓋所有車型。

結合公司發展歷程,覽富財經發現鴻泉物聯2010年就為蘇州金龍開發了「G-BOS智慧運營系統」,2011年公司為陝汽開發了「天行健車聯網服務系統」,2014年公司研發了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在湖南省長沙市城市渣土車項目實現推廣,2016年公司將智能增強駕駛系統應用於中植一客成都汽車有限公司,實現了新能源客車領域拓展,2019年公司將智能增強駕駛系統應用於三一重工,進一步將業務拓展至工程機械車領域。

核心技術持續鞏固市場地位

鴻泉物聯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市場地位,主要是因為公司設立以來一直保持穩定研發投入,極高的研發效率。自2016年至2019年,研發費用投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79%。近2019年研發投入就達5137.35萬元,占營業收入16.40%。

為保持持續高效的研發效率,公司目前擁有研發人員226人,達到員工總數的47.58%。2019年參與的浙江省科學技術廳重大科技專項「基於車聯網雲服務平台的V2X工程車智能車載管理系統」,將研發集成 V2V模塊、V2I模塊、5G 模塊(視通信廠商開發進度)和北斗/GPS衛星定位模塊的車載終端,該項目依靠雲端車聯網大數據服務平台的配合,實現「車—工地—消納場」的信息互通和協同。

預計耗資8000萬元的「HQ+X」大數據云平台項目如今已實現數據收集,實驗模型輸出,未來將「HQ+X」平台的所有標準化接口開放,允許客戶根據自身需求訂製應用軟體。

另一個基於5G的汽車雲腦駕駛決策系統,預計耗資10000萬元,如今已研發並應用智能增強駕駛系統。積累 43 種不良駕駛模型,平均每車節油6%,車輛維修費用降 20%。該項目將持續提高計算迴路中的車輛數和疊代速度,平均單車節油效果提高 1倍,車輛維修成本再降10%。實現基於大數據、雲計算、車輛智能感知的人機協調決策系統,進一步升級為無人駕駛決策系統。

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經掌握人在迴路的智能增強駕駛技術,基於人工智慧的商用車輔助駕駛技術,專項作業車智能感知及主動干預技術,數據與雲平台技術,商用車終端可靠性及環境適應性技術等,共計擁有41項專利、139項軟體著作權。

鴻泉物聯雖然取得驕人業績,卓有成效的研發成果,但是並未就此停滯前進的腳步,公司此前曾公開表示,2020年公司會主動拓展海外市場,對接國際商用車整車廠,以適應前裝客戶呈現國際化的趨勢。而在後裝市場,隨著「國六標準」的深入實施和各地城市管理、環境管理的需求提升,公司將積極參與渣土車、環保 OBD、水泥攪拌車、船聯網、城市環境管理等項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dU2g3IBfGB4SiUwFB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