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小受到的觀念上的影響,會影響他的一生。理財觀念應該從孩子抓起,可是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不等於讓孩子鑽進錢眼裡,也不是簡單的讓孩子學會節儉。
首先應該讓孩子儘早建立起一個產權意識,中國家長天性就是溺愛子女,什麼好的都給孩子,這就造成了,孩子以為家裡所以得資產都是屬於自己的,父母可以解決自己的所有問題。
在這樣一種觀念的影響下。孩子以為家裡所有的資源都可以供自己使用。當進入青春期以後,和外面的接觸越來越多了之後,外面的世界不會像家裡的這個環境一樣,可以滿足他所有的需求。這時候我們在去教育孩子就晚了,很多問題其實可以在青春期之前可以避免的。
讓孩子分清哪些是屬於她自己的,哪些是屬於別人的。這樣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做決策的能力。
舉個例子,一個小孩問父母咱家有多少錢呀?很多家長就不會回答了,要不然就說沒有錢,要不然就說有很多錢,將來都是你的。
比較好的回答方式應該是如實告知,並且告訴他這些錢是爸媽如何賺來的,是屬於爸媽的,讓孩子不要有一種不勞而獲的感覺,這是理財能力培養的第1步。
那孩子本身沒有賺錢能力,他沒有錢,我們可以定時給孩子一些零花錢,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真正掌握一定的資金,讓他能夠真實體驗自己掌握金錢的感覺。
不過現在的家長太小心了,怕孩子學壞了這,學壞了那,幹什麼都想限制孩子。出了問題,不是靠堵而是靠疏的。更重要的,在出問題之前,找到孩子亂花錢的原因,比不給零花錢要有
效。
定時給孩子零花錢,讓他自己掌控自己的開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才能更容易體會到應該如何支配錢,這比他來要錢的時候,才給他錢強多了。要錢就給錢,只會給他一種有需求,隨時都可以來找父母解決的錯覺。
當然,除了定時給孩子零花錢外,更重要的我們要有耐心的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利用手中的錢。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一個很大的差異點,就是富人延遲享受的能力更強,這是積累財富所必須的一種能力。從小培養這種能力會比較容易,可以給孩子展示延遲享受的魅力,比如自己是如何理
財的,資產是如何增值的。
如果孩子現在得到一筆錢,不立刻花掉,而是存一起來,或者投資到其它項目上,等一段時間以後,這筆錢就會變多。
過年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收到很多的壓歲錢,那麼這個壓歲錢要如何處理?其實是,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給孩子開立一個獨立開帳戶,讓孩子自己掌控,讓他真實的體驗到,財富如果不馬上消費掉,是可以變更多的。
培養好孩子以上兩個能力,基本上就可以走上理財的正軌了。
最後還有一點,一定要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讀書代表了一種學習能力,讀書多了學習能力自然不會差,這個世界上最缺的就是自我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