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連連遭「吐槽」,為什麼寶媽們還爭著去?原因無非兩點
帶娃去做體檢的時候,遇到了幾位同期產檢而選擇去月子中心的媽媽,聊天時聽到各種負面吐槽:
人手不夠,夜班幾個房間同用一個護工,出現緊急狀況找不到人;
飲食衛生差勁,連續兩頓飯都吃出小蟲和雜物;
專業知識欠缺,一天3頓都給喝濃濃的肉骨頭湯(稍微有些母嬰知識的朋友都知道,月子期間喝濃湯反而容易「堵奶」,出現乳腺炎)。
近幾年,也看到過「月子中心環境差孩子總生病」以及「月子中心負責人失聯」等新聞報道,當時真是為這些當事人捏一把汗。
可為什麼很多年輕寶媽還都爭著去呢?
圖省心省事去的:
如果去到一家靠譜的月子中心,那麼最大的感受就是——婆婆媽媽老公妻子一大家子人都省事又省心。
產婦回到家中身份不僅僅是新生兒的媽媽,還是 妻子,是女兒,是兒媳,不同身份承擔的責任不同,這無疑給新手媽媽的身體和心理上帶來多重壓力。
而在月子中心裡,只需承擔消費者和媽媽的身份,去享受服務。還可以完美躲開長輩們的「指手畫腳」,不用聽那些所謂的「經驗之談」。
有攀比的成分:
不過,有些人選擇月子中心,卻多少摻雜著一些炫耀或攀比的成分。
她們只關心價格,互相詢問,比較誰花了多少,真正關心的並非服務態度及專業水平。
一位朋友私下裡吐槽:去了一趟月子中心,感覺最大的作用就是炫富。去了之後飯菜和試吃時差距極大,護工全當跑腿,孩子一哭就沒轍,啥事都得靠自己……
不要忘了咱們選擇月子中心的宗旨: 身體更快恢復,讓寶寶享受更周到的照顧,全家一身輕鬆。
到底有沒有必要去月子中心?
首先要考慮的當然經濟問題。
我們不能「一刀切」地去否認月子中心的存在,存在即是合理,月子中心的存在確實能滿足一部分人的切實需求。
身邊凡是不差錢的,去過月子中心的都說好(費用15w+),感覺物有所值,而且會強烈推薦別人去。
不過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是否去月子中心需要參考家庭實際情況,包括經濟條件、人力條件和家庭環境等。
費用問題自然首當其衝,一線城市月子中心普遍價格在5到10萬元之間,一些明星去的高端月子中心收費30到50萬,明顯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接受範疇。
二來,我們要考慮錢花得物有所值。
有些月子中心為了顯得自己「很高端」,服務項目里,增加了諸如寶寶游泳、排殘奶、骨盆修復、媽媽艾熏、滿月發汗等等沒用反而有害的治療。
這些操作沒有循證醫學支持,更沒有專業的技能培訓,基本上就是胡亂操作。花了很多冤枉錢不說,媽媽和孩子也跟著一起受罪。
新生兒階段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這期間醫生建議少接觸人,而有些月子中心裡人員眾多,不能提供一對一專職月嫂服務,又普遍缺乏院內感染控制意識,出現交叉感染的風險也相對更大。
為了寶寶和大人的健康,挑選合適、可靠的地方坐月子,還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多做功課才是。
今日話題:你的「月子」打算怎麼做?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