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佳節,賞月點燈,食月餅歌頌今昔;
中秋也是心結,眼望月圓,心盼團圓,他鄉遊子歸家心切。
褪去炎熱的暑氣,陽光溫和暖人,
小風輕柔吹撥發梢,
等候第一片紅葉落下,知秋將來。
中秋,中在夏末秋初,
留有一日好天氣,厚雲逐漸薄去,
人們不緊不慢拖著行囊,歸心團聚。
今日中秋,什麼事都別耽誤了好心情。
共願天上月成圓,人間小團圓。
第一圓:月圓
從中秋這一周的第一天起,
人們總會不由自主望向月亮,期待著什麼。
一抹細鉤,宛如俏眉;
再盈三分,若有兩顆星星在上方,歪著腦袋看,不免覺得像一張笑臉,
嘴角隨著月亮漸漸上揚。
千百年來都是同一輪明月,
又是同一種賞月的心境,
唯月光下的歷史長河奔涌不停。
蘇軾不知「明月幾時有」,只好「把酒問青天」;
張九齡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王建借滿月想起遊子的心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倒是如今,少有人願意為了月亮預留一個晚上,
就這麼無所事事地看著月亮發獃,
是愁是喜都坦坦蕩蕩。
熬了這麼多天的陰缺,總算盼來了晴圓,
別讓錯過了月和賞月的心情,
成為中秋最大的遺憾。
第二圓:食圓
中秋節少不了月餅,
也少不了家人的拿手好菜。
一頓團團圓圓的飯,成了餐桌上的「月圓」,心裡溫暖的「食圓」。
不一定是大魚大肉盤盤豐盛;
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大飽口福;
不一定是高席酒滿迎貴客,也無需隆重禮節,
桌前坐著親朋好友,
桌上擺著每個人愛吃的菜,
席間最能甜到心裡的菜,是久違見面的臉龐,是一句句問候和關心。
月餅上的圖案花好月圓,
月餅上的文字吉祥如意,
人們把對生活的讚美做成了美食,
又一口一口把美好的嚮往吃進肚子裡。
愛吃、會吃的中國人,
懂得每一道菜品的特色,
尊重味蕾最真實的選擇。
所謂「食圓」,
既要菜品多樣可口,更要滿足在座每一個人的口味。
用一桌子飯菜,慰勞久忙之下的靈魂。
中秋賞得「月圓」,吃得「食圓」,
別辜負了最能讓你心情放鬆的好味道。
第三圓:人圓
月從細鉤圓成玉盤,人也從異鄉赴約而來。
平日裡各有各的生活圈,
聯繫也只剩網上零星的問候,
所以節日的存在尤為重要,
它給了人與人之間一個親近的理由。
無論什麼身份地位、無論你在天南海北,
情人節會擁抱愛人;
清明節會追思先賢;
重陽節會祭祖敬老;
中秋節,也會不由自主想與家人團圓。
走過的每一條路,都是為了回家,
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不如故鄉。
落葉歸根是中國人骨子裡的血性,
也是遊子心裡無法隱藏的傷疤。
中秋回家並不容易
只是行囊再重、車廂再擠,
人們也會奔赴小家團圓的完整結局。
但有一些故事,
心團圓了,就是最美好的開始。
團圓的人固然幸福,
守護著我們團圓的人,更值得幸福。
如果你在今天遇見了還堅守在崗位的他們,
別忘了送上中秋的祝福和感謝,
「謝謝你們!」
中秋,天上月成圓,人間小團圓,
世間美景與美好皆留在此日,
願你的路途平安順暢,
願家人朋友喜樂安康,
願九月的月圓,送來後半年的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