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媧在這裡繁衍人類,道教全真教龍門派祖庭發源於此

2019-10-18     憶鄉憶客之山西

雲丘山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地處呂梁山與汾渭地塹交匯處,總面積210平方公里,主開發景區面積為35平方公里。是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晉南根祖旅遊核心景區,中華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華夏鄉土文化的地理標誌,中和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地。

相傳相傳伏羲、女媧在雲丘山繁育華夏子孫;羲和觀天測地在此訂立二十四節氣;后稷在此傳承農耕技藝,中原農耕文明由斯肇始。

在中和廣場可以看到一組巨型石雕,主石雕是伏羲和女媧的人首蛇身交尾圖,伏羲在東,女媧在西,這是陰陽位置,他們手中分別拿著矩尺和圓規,也寓含著天圓地方和社會秩序。

這座主石雕的總重量是80多噸,從石座上沿算起,高度是9.95米,寓含著九五至尊之意,也表達了對先祖的虔誠崇拜之意。兩邊的石雕是十二生肖的人身獸頭像,代表一個晝夜的十二個時辰,按順時針擺放,子時鼠像的位置依太極圖而定位。有句俗話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道教認為,每天天上都有一位值班神在鎮守,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年遇到的值班神就是自己一生的守護神,也就是自己的屬相。所以大家可以找找自己的屬相,跟它合個影,希望它可以保佑我們一生健康平安。

在雲丘山匯聚著儒釋道三教文化:道教全真教龍門派祖庭發源於此,與武當齊名,五龍宮、八寶宮等道觀殿宇和雲丘書院,多寶靈岩禪寺等儒釋文化相融相生,和諧共存。

五龍宮,始建於明代,距今約600年,由龍門派和華山派道士藉助民間捐資,歷時數年修建而成,香火熾盛於明、清。

五龍宮名字的又來也是十分的傳神的。相傳,真武大帝在雲丘山一帶潛心修道白天升天。在他升天的時候,突然晴天霹靂,有五條彩色巨龍帶著祥瑞,托著真武從這裡騰空升天,這五條彩龍後來成為真武大帝的護法神將。後來,人們就在這五龍修行的地方修建道觀,取名「五龍宮」。

五龍宮是依山而建的五層疊地式建築,一層為獻殿,二層為十帥殿兩座建築,三層為大殿捧聖殿,四層為梳頭殿,五層為聖母、磨針、三清、子孫聖母四座殿堂。

此外,雲丘山還完整保存有11座千年古村落,是罕見的晉南窯洞古村落群。其中,老子李耳在周遊四海時曾下榻到塔爾坡,而後,道家聞名而至,和當地山民結鄰而居,逐漸形成村落。

雲丘山道教日益興盛,全真教龍門派在塔爾坡村北山坡上的玉蓮洞開宗創派建立祖庭,後又在塔爾坡山下建立五龍宮。民國21年(1932年),五龍宮道士為捐資助學以解雲丘書院經費短缺之急,將道觀所有的榻耳坡地產賣給當地村民。村民出於對附近三個神塔的敬畏,將村子更名為塔爾坡。塔爾坡古村更被稱為「千年民居建築的活化石」。

雲丘山還擁有眾多的風景名勝如祖師頂、玉皇頂、玉蓮洞、崖壁棧道、葫蘆潭、聖母崖、神仙峪、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都是非常優美的地方。隨著現在國家的大力開發,還增加了許多的娛樂項目鴛鴦橋(玻璃橋)、蹦極、滑翔翼、滑索等是旅遊度假休閒不可多得的場所。

這樣具有非凡意義的地方,每去一次都感覺是自己內心的一次升華你還在等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a4A3m0BMH2_cNUgmW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