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經典:茨維塔耶娃《像這樣細細地聽》賞析

2019-11-12     子磊的外衣

茨維塔耶娃

茨維塔耶娃(1892-1941),俄羅斯白銀時代傑出的女詩人。茨維塔耶娃以詩歌的形式表達了內心獨特的感受,以生命、死亡、愛情和藝術、時代和祖國等大事為主題,被譽為不朽的、紀念碑式的詩篇,在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詩人。

像這樣細細地聽

茨維塔耶娃(俄羅斯)


像這樣細細地聽,如河口
凝神傾聽自己的源頭。
像這樣深深地嗅.嗅一朵
小花.直到知覺化為烏有。


像這樣,在蔚藍的空氣里
溶進了無底的渴望。
像這樣,在床單的蔚藍里
孩子遙望記憶的遠方。


像這樣.蓮花般的少年
默默體驗血的溫泉。
……就像這樣,與愛情相戀
就像這樣,落入深淵。


(飛白譯)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對偶是一個突出的藝術特點。八世紀從日本前來中國的弘法大師(遍照金剛),在所著《文鏡秘府論》中就列舉了二十九種對偶名稱,而在這眾多的對偶形式中,隔句對(或稱扇對)則是其中別具風姿的一種。在中國古典律詩中,往往是領聯、頸聯的出句與出句的相對,落句與落句相對,即單數句與單數句相對,偶數句與偶數句相對,總之,在兩兩對仗的中間隔了一句。

茨維塔耶娃的這首《像這樣細細地聽》一詩修辭以及格律與我國古典詩歌中的隔句對頗有相似之處。該詩每一單數句押韻,即每一詩節的一三行押韻,同時在句首重複「像這樣」一詞,引導出一連串的意象,爆發出一連串的聯想,並以一連串的比喻來揭示生活的本質。當然,除了這種表達詩的內容需要以外,這種形式還在於從整齊中求錯綜,從規矩中求變化,避免干篇一律和單調板滯的感覺,獲得流動之美的美學效果。

蘇聯詩人吉皮烏斯在《乾杯》一詩中表現了要以奔放的豪情把人生的烈酒喝到最後一滴的思想,茨維塔耶娃的這首詩中,也同樣有著深深地探索和體驗人生的思想。開頭一節,就調動了聽覺和政覺,來傾聽生活,感受生活,細細地聽,聽得直到發現自己的「源頭」,深深地嗅,聽到直到失去自己的感覺。接下去的「像這樣」表現了人們對將來的渴望和對過去的追憶,詩人以空氣的無邊無際,來表現渴望的無限無底。最後一個詩節,女詩人筆鋒轉到了體驗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愛情。如同英國詩人勞倫斯一樣,她在此表現性愛是「血的領悟」。人們「像這樣」感覺「血的領悟「一享受著墮入愛情深淵的歡樂。

生活的水流就這樣永不停息,愛情的歡樂就這樣永無止境,藝術的魅力就這樣永不衰竭。(吳德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Zf9Ym4BMH2_cNUgK4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