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榮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1月21日至24日,以「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召開,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0名各界代表共同把脈全球經濟,共謀破解難題之策。
世界經濟出現弱勢復甦跡象。當前,隨著中美兩國宣布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降低,世界經濟面臨的部分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消退。與此同時,貨幣政策繼續為經濟增長和寬鬆的金融條件提供支撐。
在此背景下,目前有初步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正在弱勢企穩:製造業和全球貿易或將開始觸底反彈,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汽車部門表現的改善,因為新的排放標準帶來的干擾開始消退;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如果能持久,預計到2020年底貿易緊張局勢對全球GDP的累計將從0.8%降至0.5%。
據國際貨幣經濟組織(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從2019年的2.9%小幅上升至2020年的3.3%和2021年的3.4%。此次復甦主要依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IMF預計這些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將從2019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4.4%和2021年的4.6%。其中,中國經濟2020年預計增長6%,較上次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將繼續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不過,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依然巨大。IMF雖然認為世界經濟將出現一定復甦,但其對2019年和2020年的世界經濟增速預測均下調了0.1個百分點,對2021年的預測則下調了0.2個百分點,表明全球經濟仍然存在很大下行壓力。
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日前在達沃斯發布的執行長(CEO)年度調查顯示,企業領袖對全球經濟大環境感到擔憂,這些CEO稱,他們的公司面臨著比11年來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壓力。
IMF也承認,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的回升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為其依賴於承壓經濟體(如阿根廷、伊朗、土耳其)以及表現不佳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如巴西、印度和墨西哥)增長表現的改善。
具體來說,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貿易和金融環境有可能再度收緊。儘管貿易方面出現利好消息且各方對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擔憂日益減弱,但形勢並非已經板上釘釘,美國和歐盟之間可能出現新的貿易緊張局勢;隨著第一階段協議的執行和第二階段協議談判的開始,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也有可能重現。以上因素以及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風險和社會動盪,可能會逆轉寬鬆的金融條件,暴露出金融脆弱性,並嚴重破壞經濟增長。
其次,全球治理的碎片化風險阻礙世界經濟增長。針對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美歐等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不僅沒有找到更為有效的治理機制,反而採取消極方式予以應對。傳統的多邊合作機制不僅無法有效應對新的挑戰,其運行還受到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政府的阻撓。例如,美國阻撓世貿組織(WTO)上訴法官的任命,導致WTO的停擺。在此背景下,區域性合作機制日益興起,引發全球治理碎片化風險,不利於經濟全球化發展和世界經濟增長。
第三,中美經濟合作關係調整,全球經濟壓艙石鬆動。此次貿易戰以前,中美兩國通過互補的經貿合作,構成了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然而,當前中美關係已經逐步由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合作轉變為摩擦和競爭,這不僅影響中美兩國經濟,而且最終將影響全球經濟。儘管中美「脫鉤」並不容易,但中美經貿合作的波折已經改變了兩國穩定合作的狀態,全球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亟待重塑,世界經濟的「大船」在面對當前下行壓力時顯得更加「風雨飄搖」。
總之,全球經濟雖然出現企穩跡象,但增長前景依然乏力,並未出現增長拐點的顯著跡象。達沃斯論壇組委會日前推出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因多種負面因素相互交織,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長有陷入停滯的風險,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有效性也愈發不確定。
因此,各國不應掉以輕心,需要加強多邊合作和政策協調,當務之急是逆轉保護主義的貿易壁壘並解決圍繞WTO上訴法院的僵局,從而提振經濟增長,促進共同繁榮。(責任編輯:樂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Y7e728B3uTiws8Kx_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