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理工迎來一名「80後」副校長。
11月8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召開幹部教師會,宣布項昌樂同志任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魏一鳴同志任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同志任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
北理工80後副校長,放棄美國綠卡,28歲當博導。王博出生於1982年10月,陝西扶風人。2000年,保送至北京大學,200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此後,王博前往美國深造,2006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獲碩士學位,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博士學位。
一路開掛、驚為天人的人生履歷,看得庸庸碌碌的小編目瞪口呆,同樣起點、年齡相仿、別人家的孩子悄無聲息地甩了平凡人幾十條街。仔細思考了一下,這位學長和小編比,除了性別不同、智商略高,在人生前半程把我遠遠拉開差距的原因是這位學霸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對機會的把握以及不斷拼搏為自己創造的各種機遇。看到這位還未步入中年、卻已成為國家最強大腦、中流砥柱的高精尖人才的拼搏之路,讓小編這位老女聊發少年狂,躍躍欲試企圖重走一遍青春之路。
淬火鍛鋼,天才的起點是熱愛
王博的求學之路也有迷茫,也曾糾結、彷徨、也想過放棄,然而促使他每一次永攀高峰之路上堅持下來的,都源於他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每次準備放棄的時候,他都會回想自己曾經的雄心壯志,從而抱定宗旨,不會半途而廢,也正是這種內在堅定的驅動力,使他明白,可以複製的知識只是複製品,而真正不能複製的、才是藝術品,要想成為藝術品,不僅要能把學到的知識熟練掌握,更要融會貫通、應用於實踐。
王博大學畢業前曾在寶潔公司實習過,老闆試圖給他誘人的offer,他坦言也曾心動,可一向嚴謹的他也發現了自身的問題,「書本上的知識在工作中行不通,也不夠用。如果真想得到更好的發展,我還是需要用另一種嘗試去開拓眼界。」
學業上的好導師,更是人生舞台的好導師
帶著知行合一的想法,王博在學術路上選擇恩師Yaghi教授,這位學業上的好導師,也成了他人生舞台的指路明燈,開始了他在化學方面的研究之路,這也為他後來在北京理工大學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國外四年的碩博生涯,王博不甘平庸、刻苦鑽研,更為重視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結合,他一邊跟隨Yaghi教授學習深造、提高能力,一邊走進學術領域,不斷開拓視野,抱著創新發展的宗旨,將科學研究積極進行轉化,完成多項科研成果。
王博曾說」具備某種有用的素質是我學習的動力」,帶著這樣的源動力,王博在研究生期間,就做出過許多出色的成績,Yaghi教授更是給予了「他正在創造歷史」的極高評價,也正是導師鏗鏘有力的鼓舞,更加堅定了王博對科研的選擇,「如果我們的工作,能對這個社會有一點點的影響和改變,也就實現了我們的人生價值」,王博已經把科研融入為國家、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追求中。
在實踐中尋找真理,就是成功的捷徑
2011年,在美國學習工作了8年的王博,放棄了美國綠卡以及美國公司股份,回到中國,後正式入職北理工化學學院。年少有為的他28歲便成為學校最年輕的教授、博導,學術成果被英國BBC、美國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刊登。這位「80後」傑出學者,一直在自己人生軌跡上踏實前行。學霸可以培養,可腳踏實地、多做實事的學霸並不多見。而王博的成功,除了要感謝自己不懈的奮鬥,更要歸功於他對各種實習機會的良好把握、不斷總結經驗。畢竟很多沒有抓住機遇的人,都吃過「紙上談兵」的虧。
王博曾說,「在北理工,我們潛心學術,用創造成就人生中的不平凡」。
從2011年王博作為「校傑出中青年」入校,次年以其優秀的表現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2015年,王博任北理工化學學院副院長,2019年11月8日下午,北理工召開幹部教師會,宣布王博任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
(來源:北理工 版權屬原作者 謹致謝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Qa-p24BMH2_cNUgqM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