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後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創傷記憶,無數的影視作品著力於表現它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與慘絕人寰的傷亡場景,提醒著後人戰爭的可怕與殘酷,不可再蹈前人覆轍。
小編之前還整理過大量戰爭題材精彩影視!包括 一戰二戰越南戰爭韓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波赫戰爭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中東戰爭反恐戰爭等等等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以下10部二戰題材經典電視劇,排名以豆瓣評分為依據!!!
我們的父輩
1941年,德軍準備入侵蘇聯,德國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徵入伍,即將奔赴前線。女青年Charlotte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也將前往戰場救助傷員。女青年Greta美麗活潑,歌聲動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個猶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縫的兒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在啟程的前夜載歌載舞,喝酒慶祝,約定聖誕節再相聚。
分離之前,他們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分離之後,他們的命運便和這場戰爭緊緊聯繫在一起。對於這一輩的德國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父輩、他們的母輩對於這場戰爭的記憶。
兄弟連 Band of Brothers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同時也到了戰況最為慘烈的時節。德國納粹節節敗退,同盟國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而法國北部的諾曼第則成為新局開端的要衝所在。1944年6月6日,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奉命空降這個槍火密集的海灘。E連有一群熱血賁張、愛國向上的青年組成,嚴酷的訓練讓他們成為美軍中的精英和骨幹。在溫斯特中尉(戴米恩·劉易斯 Damian Lewis 飾)的指揮下,戰士們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登陸之戰。在此之後,高密集度的戰鬥拉開了序幕,無論是法國的卡朗唐鎮還是荷蘭的埃因霍溫,無論是比利時的巴斯托尼還是德國的海格納鎮,皆留下了E連兄弟們的身影和鮮血。兄弟連,正是一支屬於平凡戰士的頌歌和安魂曲……
本片根據美國101陸軍空降師部隊E連的真實事跡改編,並榮獲2002年艾美獎最佳表演、最佳導演、最佳迷你劇集、最佳剪輯、最佳混音、最佳聲效等六項大獎。
影片描述了二戰結束後,四個素昧平生的歐洲青年在法蘭西土地上因愛與恨而交織成一段傳奇經歷。
1945年,德意志士兵漢斯在戰場上結識了美麗的法國流浪歌女吉塞勒,對她一見鍾情,但因自己的身份,漢斯的感情表白遭到了吉塞勒本能的誤解。解除武裝後漢斯隨法國戰俘進到法國腹地,一路上感受到了法國人民的熱情和關心,也看到了戰後法蘭西土地上人民的苦難生活和淒涼景象,和對納粹的深切仇恨。身為德國士兵,在戰爭中未犯罪行的漢斯為此深感內疚。
處在戰爭陰影中的法國朋友將漢斯交給了憲警。在監獄裡,漢斯第一次接觸到了警察蒂特德。蒂特德是一個偏執型的人物,他指控漢斯在戰爭中至少殺害一名法國士兵才獲得法軍軍裝,並且戰爭結束後潛入法國從事間諜活動,對漢斯極端仇視和限制。
一直在酒吧唱歌的吉塞勒為生存盜竊食品關進了監獄;二人得以再次相逢...
春天的17個瞬間
《春天的17個瞬間》描寫了1945年的春天,潛伏在德國帝國保安局第6處20年之久的蘇軍偵察員施季里茨突然接到總部指示,要他設法查清德國黨衛軍高級軍官與美、英單獨媾和的情況,並查清與西方談判的神秘人物是誰。在聯絡電台遭破壞、報務員被炸身亡、無法與上級再次聯繫的情況下,施季里茨冒著被敵人懷疑、監視的危險,經過17天驚心動魄的鬥智斗勇,終於得到了德國黨衛隊參謀長沃爾夫與美、英司令部代表在瑞士伯爾尼秘密談和的情報,使蘇聯政府及時揭露了敵人的陰謀。就在他即將凱旋與分別20年的妻子團聚時,上級卻希望他繼續潛伏……
《春天的17個瞬間》被人們譽為「非凡的影片,它甚至使那些慣於吹毛求疵地把影片同歷史進行對照的人,也不由得傾倒於影片的魅力。」編導出色地把紀實手法與藝術虛構融合在一起。影片的故事情節以施季里茨調查法西斯上層人物與西方秘密談判媾和為核心,卻又以他與德國黨衛軍的周旋以及黨衛軍內部的鬥爭為線索,剝絲抽繭、層層推進,全片不見「歷史瞬間」的快速閃過,而是以慢節奏細膩展現主人公的鬥爭歷程,使紀實性、戲劇性、歷史性得以完美統一。
施季里茨是全劇著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他富有鬥爭經驗、充滿智慧,有著堅定的信仰和不畏艱險、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因而能在敵營中一次次完成總部交給的任務。著名演員吉洪諾夫在該片中的表演沉穩、幹練、富有內在的激情,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氣息。同時,導演還運用閃回、內心獨白和細微的動作刻畫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片中施季里茨與分別10年之久的妻子在咖啡館裡秘密會面時,為了不被敵人察覺,他們佯裝成陌生人,隔桌遙相對視,在20分鐘里一言不發,完全靠眼睛這扇「心靈的窗戶」將人物內心強忍的離別痛苦和無限思念之情表達出來。
由於《春天的17個瞬間》在藝術上取得的突出成就,該片編劇、導演、攝影、美術以及主要演員吉洪諾夫、波羅涅沃依集體榮獲1974年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
我的團長我的團
1942年,中緬邊境有座叫禪達的小鎮。時不時受到炮火襲擊的地方,聚集著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潰兵。他們是小少爺孟凡了(張譯 飾)、軍醫郝獸醫(羅京民 飾)、東北佬迷龍(張國強 飾)、阿譯長官(王往 飾)、湖南人不辣(王大治 飾)等。他們只求有吃的死不了,如同活死屍。這時,師長虞嘯卿(邢佳棟 飾)出現了,他想利用這群散兵重組川軍團,空降緬甸參加戰爭。但到達戰場的小分隊面對的卻是已成定局的潰敗。最後剩下的孟煩了一行人被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裡。外面是不斷靠近的日本兵,危機的最高點,拯救他們的是自稱團長的龍文章(段奕宏 飾)。
龍文章其人,由來不明,不按常理出牌,卻奇蹟地帶領著孟煩了一行人渡過怒江,回到了禪達。等待他們的不是嘉獎,而是看守。而龍文章則被發現根本不是什麼團長,而是摘了軍銜自己挂帥的中尉。就在大家都猜測龍文章凶多吉少時,龍文章不僅沒死還被虞嘯卿任命為川軍團團長,但等待他們的是更深的漩渦……
戰爭與回憶 War and Remembrance
本片是《戰爭風雲》的續篇。是赫爾曼*沃克的一部撼世之作。本片再現了我們這個世界最動盪的那個年代。維克多*亨利一家是一個海軍之家。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全家投入了戰爭。他們要面對的是殘酷的戰爭和動盪的命運。《戰爭與回憶》一幕一幕再現了戰爭時期的喧囂、苦難、激情、狂暴和恐怖。
北非沙漠行動 The Rat Patrol
《北非沙漠行動》是1966年Eddie Davis、Jack N. Reddish執導的的美國二戰電視劇,電視劇原名The Rat Patrol。1966年9月12日首播於ABC,1968年3月18日結束,全長58集(2季),每集30分鐘,每集一個故事。
故事是來源於二戰中真實的事件,只不過歷史上是英國特種部隊Long Range Desert Group(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輕裝高機動部隊,不斷騷擾德軍補給線和孤立居點,讓德國人非常頭疼),而電視劇的主角換成了美國人。我國引進後由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配音。辛敏航配主角,韓力、劉喜瑞、方樹橋等參配。
加里森敢死隊 Garrison's Gorillas
二戰中後期,歐洲戰場形勢越來越危急,美國陸軍情報部加里森中尉接手了一隻由殺人犯、騙子、大盜和小偷組成的前所未有的敢死隊,深入敵後,執行特殊任務。這是一支具有傳奇色彩的敢死隊,隊員們各有所長且極具個性,抱著立功贖罪、重獲自由的目的,在英勇善戰的加里森中尉帶領下縱橫於歐洲戰場,輾轉在敵戰區,一次次打入敵軍內部,完成了一系列看上去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營救被俘戰友、綁架德軍元帥、智取秘密情報、摧毀敵人計劃、打擊黑幫團伙……與敵人鬥智斗勇,屢建奇功,在二戰的功勞簿寫下了濃重的一筆!這些驍勇善戰、有勇有謀的囚犯們,在加里森中尉不顧生死、頑強奮戰的軍人作風感召下,經歷生死的考驗,在血與火的戰場上逐漸轉變了觀念,對正義、對人生、對友情都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他們團結一心、有情有義、彼此信任又詼諧幽默,是戰場上真正的英雄,也是生活中可信可愛的好男兒!
這部拍攝與六十年代末期的26集電視系列劇以極其深厚酣暢的筆墨著重塑造了五位男主角不同的個性形象和他們之間隨著任務不斷加深的戰鬥友情,人物性格突出,故事情節奇巧,引人如勝。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引進的美國連續劇,此片八十年代初在大陸首播時便引起巨大的震撼,之後每次重播也都萬人空巷,轟動一時。其中上譯廠的配音陣容更是強大,集上譯鼎盛時期幾乎所有的名嗓於此片中,翻譯製作精良,幽默台詞不絕與耳,實屬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The Pacific
1942年,瓜達卡納爾島,美軍陸戰第1師占領了該島上的日軍機場,由此拉開了太平洋戰爭上的戰略對日大反攻。三個美軍海軍陸戰隊士兵萊基、斯萊治和巴斯龍在太平洋上經歷了二戰時期最為慘烈的太平洋戰爭。在太平洋上,日本陸軍驕橫狂妄,對美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期間不乏使用自殺式的襲擊。從慘烈的瓜達卡納爾島戰役、格洛斯特角登陸戰,及熱帶叢林戰役,貝里琉島爭奪戰,到硫磺島戰役直至沖繩島戰役。萊基(詹姆斯·貝吉·戴爾 James Badge Dale 飾)、斯萊治(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和巴斯龍(喬恩·塞達 Jon Seda 飾)見證了日軍的負隅頑抗直至最後的潰敗,也親眼看到戰友不斷的在這慘烈的戰鬥中犧牲。作為最貴的二戰美劇,HBO為此耗資2.23億美元,這也是史匹柏與湯姆·漢克斯繼《兄弟連》之後的再次聯手。
The Winds of War
赫爾曼·沃克的小說《戰爭風雲(1939-1941)》及姊妹篇《戰爭與回憶(1941-1945)》,是現代文學史上全景式展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真實進程的規模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盡很大的努力描繪一幅一次大規模的世界戰爭真實的,宏偉的圖像。」
本片通過亨利一家在二次大戰中的不同經歷反映了二戰中的方方面面,即有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又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書中人物眾多,上至各交戰國最高領導人羅斯福,邱吉爾,希特勒等,下至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從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為止,涉及大多數主要戰場和重要事件。作品中涉及的戰史,都是真實的,所引的數字材料,都是可靠的,舉凡顯赫人物的言語行事,也都是出自正史,凡此種種,加上作者感人至深的文學手法,鑄成了這部"史詩風範的長篇小說」。當然,愛情、親情、友情絕對是這部佳作中永遠也不會缺少的主題。
兩部小說都先後在80年代被搬上電視螢幕,而且相當成功。電視劇把小說的人物和故事背景形象化的搬上了螢屏,真實再現了原著的宏大的戰爭場景和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真實的情感。本劇演員陣容非常強大。已故美國性格巨星羅伯特米切姆扮演維克多亨利,在兩部電視劇中他扮演了同一個角色。其他明星還有沙朗斯通、約翰吉爾古德爵士、簡西摩爾等。《戰爭與回憶》的開始緊接著《戰爭風雲》,裡面涉及到太平洋戰場、歐洲戰場、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等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