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正經歷一場危機,是從讓孩子實現這個自由開始

2019-11-22     君山老師

我是一名農村教師,看不到那些高大上的家庭教育方式,從書里看來的,又不知道是真是假。我目力所及的農村家庭的教育,用一句話可以形容:

很多農村貧困家庭已經早早讓孩子實現了手機自由。

我無法評論這是好還是壞。因為有人說這是時代的進步。

我只是很好奇,為什麼時代的進步這麼執著地集中在中國的農村一代。

是因為只有落後才值得擁有這樣的進步麼?

01、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早早讓孩子實現了手機自由。

前兩天,我去家訪了一個孩子。

這是一個特別貧困的家庭。租住在農家的平房裡。兩間房,父母一間、兩個孩子一間,既是睡房、也是倉庫,和周圍幾戶人家公用一個廁所。洗澡要到鎮上去,因為遠和花錢,孩子常年處在一股酸臭味當中。

我走進這樣的家庭看到的場景是:

孩子的房間被貨物(柚子箱)堆滿,中間僅留一人可過的走道。如果一個人往裡走了,另一個人想要出來,只有等前面一個人走到屋子的盡頭(那裡放置了木板、鋪上被褥算作孩子的床),在簡易的床上做一個避讓,才能讓另一個人順利從屋子裡擠出來。

整個房間只有一個節能燈,顯然瓦數不足以照亮整個屋子,讓整個屋子顯得陰暗、逼仄。我環顧整個房間,找不到孩子做作業的地方。孩子告訴我,平時做作業很簡單,拿個柚子箱往腿上一擺就可以充當臨時的桌子,所有的作業在上面完成。

孩子的媽媽顯然沒有意識環境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一味和我說,工作很忙、生活很艱辛,還和我抱怨孩子不好管,打罵都沒用,學習上就是不上心,他們已經操碎了心。

這時,我突然看到在孩子髒亂不堪的床鋪上,一個嶄新的手機正躺在枕頭上充電。

這個媽媽自豪地指著手機跟我講,這是她給孩子買的新手機。言語裡給孩子買手機,是對孩子滿滿的愛。

臨走時,我給這個媽媽幾個建議:

  • 1、給孩子買一個書桌;
  • 2、給孩子買個檯燈;
  • 3、限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對於我前兩個建議,這位媽媽是樂於接受的。但是對於限定孩子玩手機。她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孩子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我砸一個,他找出來一個,而且我們上班忙,平時也要和他聯繫。

所以···

所以,手機是在她的家庭教育中和孩子相妥協的產物。

所以,她的孩子早已離不開手機了。


像這樣離不開手機的農村家庭,這些年越來越多。

時代在進步,但我卻越來越搞不懂,讓農村孩子提早實現手機自由,這是進步還是退步。

02、對於很多農村家庭來講,讀書不再是改變命運的方式。

中國的農村教育觀念,正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

有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意識的孩子,現在我們已經很少看到。

中國的脫貧攻堅這麼多年,在廣大的農村,早已解決了人們生存上的問題。為了吃飽飯、為了改變命運而讀書的想法早已不是主流。

我們正在看到的是「小富則安」的想法正在蔓延。既然生存無憂,又何必艱苦奮鬥?

我和很多在初中階段就放棄學業的農村孩子進行過深入的交流。

他們的家庭大多數並不富裕,但是,他們沒有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動力。因為,他們早就為自己規劃好了人生的道路,一畢業就可以出去打工,3、4千一個月,足以讓自己過非常瀟洒的日子。

這種思想,也嚴重影響了農村家長的教育觀,他們大多在想:

  • 1、孩子太小了,打工還沒人要,在學校里多放兩年,畢業了再去打工;
  • 2、孩子讀不讀得起書並不重要,平時主要是管好吃喝,安全第一;

03、中國教育的悄然變化,是從家庭觀念開始。

我們從新聞里,看到的大多是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擇校、報補習班、沒日沒夜昏天黑地的培優。以為這就是中國家長普遍的焦慮。

其實,我今天說的這些,是中國教育的另一面。

在一部分人在為了前途命運在拼搏時,我們還有一部分人,正由於在學業階段獲得了諸如「手機自由」之類的一類自由後,正慢慢放棄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寒門難出貴子,源自於家長思想上的貧困!下一步的扶貧攻堅,我想應該從這個方面去多考慮!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農村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O9RlW4BMH2_cNUg1q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