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賣不出去,支出卻一樣不減!內貿銳減外貿取消,訂單少的可憐!

2020-03-20     化纖邦

據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8000例!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3月19日凌晨,國際油價持續下跌,NYMEX原油期貨收跌16.25%報22.89美元/桶,創近20年來新低,盤中一度暴跌近25%。布油收跌7%,報28.2美元/桶


這兩大消息對於剛剛復甦的紡織市場來說是當頭一棒。一方面,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了封鎖政策,恐慌情緒加重,對於服裝的需求自然會減弱,很多客戶開始削減訂單。另一方面,由於原油的不斷觸底,滌絲價格也深陷下跌之中,坯布價格也縮水了。


織造廠:布賣不出去,支出卻一樣不少!


剛復工之初,很多老闆都很欣喜,以為復工了就能賺錢了。可這才開工一個月不到,很多布老闆卻表示:「本來3月份是去庫存的時候,可今年庫存難消,訂單減少,現在我們的坯布庫存已經有60天了,年前那一波熱度已經在慢慢消退,接下去的淡季還望不到頭。」



除了訂單減少,織造廠家還面臨著成本之殤,也就是收入減少,但支出一樣不少。「每年的人工成本都在上漲,今年更是漲的厲害,我們給工人都漲了200元/月的工資,培養一個熟練工至少要5年的時間,我們當然更加希望留住他們,其他的廠都在漲,我們也只能跟漲。」


除了人工成本,更大的就是原料支出,對於布老闆來說,最希望原料穩定,漲漲跌跌對他們都有很大的影響,目前滌絲一直在跌,從年初到現在已經跌了1000元/噸有餘,「雖說進原料便宜了,但是布價也在加速貶值,我倉庫里的布已經虧了好幾十萬了。」一位布老闆暗自焦急。


貿易商:內、外貿訂單接連下滑甚至取消


一位做尼絲紡的貿易商透露道:「我們今年一季度歐洲那邊的訂單量比去年下滑了20%。接下去訂單估計也會減少。」無獨有偶,另外一位布老闆也表示:「我們雖然不做外貿,但我們的終端客戶是出口歐洲、美國等地的,間接也影響到了我們,今年的內貿也不好做,幾個大的面料交易市場雖然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了,但是人流銳減,找樣、採樣的人很少。」


內需和外貿雙雙不振,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面臨訂單減少甚至取消的情況。浙江一家研髮型的貿易公司透露道:「今年一季度的訂單至少縮減了30%,在這種時候,我們選擇修煉內功,開始開發新的花型和工藝,為了下半年做準備。」


同時,今年也有不少貿易商準備適當調整內外貿比例,將重心放在內貿上來,這勢必也會導致內貿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


需求萎縮,產能卻越來越大,今年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據悉,這兩年由於供給側改革,江浙地區的噴水織機興起了淘汰潮,然而這部分產能並沒有清退,而是轉移到了中西部地區。近兩年向安徽、蘇北、湖北、江西等地轉移的噴水織機數量已經突破了20萬大關,遠遠超過長三角地區淘汰的噴水織機數量。據了解,2019年的產能同比增長20%左右。



最近一些廠家都在考慮減產,對於市場來說能夠緩解坯布庫存過高的現狀,產能過剩直接導致坯布越來越不值錢,「這兩年生意真的不好做,之前尼絲紡能賣到4塊多,今年只能賣3塊多,利潤大概只有0.1元/米。」一位做尼絲紡的廠家無奈道。可以預想,今年會有很多中小企業撐不住提前退出戰場,而「免疫力」強的企業也將越發強大,市場的兩級分化也會越加明顯。


編後語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挫折,只會讓強者更強。」小編認為,經過疫情洗牌之後而倖存的企業,必定是擁有非常強大的「免疫力」。疫情過後,紡織市場的集中度也將越來越高,接下去,紡織企業還是需要修煉好自己的「內功」,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質量過硬,相信紡織市場總會有你一席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9s8-HABfwtFQPkdZgT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