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線上諮詢更方便,但對心血管病人來說依然存在風險!

2020-03-23     劉曉紅大夫

近來一直在做線上諮詢。提問最多的是更年期女性,主訴很多:心慌、睡不著覺、胸痛、出汗、恐懼、肚子不舒服咕嚕嚕響、頭暈、臉麻等等等等。

更年期是人生的轉折點。生命從一個鮮活的狀態逐漸進入衰減狀態,機體需要重新尋找不完美狀態下的平衡。

女性更年期大約在50歲左右,有些人會早些,有的人會晚些;有的人症狀重、有的人症狀輕;有的持續時間長,有的持續時間短。前後大概十年左右的時間。

更年期主要是激素水平發生變化進而出現的功能紊亂,多半沒有更多的器質性病變。實際上,只要激素水平波動,就會出現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症狀,像女性的月經周期也會出現情緒波動。只是更年期時疊加上生活環境的壓力、情感壓力、工作壓力,加劇了因激素水平導致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男性的更年期要比女性晚4-5年,性格內向的人症狀也不少。

那麼出現了諸多的症狀怎麼辦呢?首先大致判斷一下是否需要緊急就醫。

1、 男性,尤其有吸煙飲酒史的;

2、 家族有較為年輕的親屬有過心腦血管病史,籠統的說就是有60歲之前的猝死、心梗、腦梗的;

3、 有血壓血糖血脂問題的,沒有認真控制過這些不正常的指標,或者干預了但沒達標的;

4、 勞累、情緒激動時發生的;

5、 症狀發生時程度較重且有伴隨症狀的。

上述情況存在的越多,風險越大,也就是上述情況存在的多就應該及時就診。

如果是年輕女性,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吸煙不飲酒,越是沒事兒越發作,分散注意力就忘記症狀,這種情況基本不考慮器質性問題——50歲左右女性,也就是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發病率上升,但也要參考上述危險因素。更年期女性如果症狀過多時,功能性紊亂的可能性大,因為人的器官通常不會同時出現問題。如果哪哪兒都不舒服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沒大事兒,一種久病臥床且病入膏肓。

線上諮詢對於心血管病人其實存在風險。

心血管病突發事件多,惡性事件多,醫生在診治時都十分謹慎,尤其對素未謀面的患者醫生更是需要謹慎。既往情況,不見到病人,我們一般不給出診療意見,因為臨床實踐本事就是一個抽絲剝繭、去偽存真的複雜過程,單純的檢查結果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家屬對疾病的轉述不能代替患者的主訴。萬不得已情況下,我們給出建議時也是慎之又慎。

所以,患者平素應該有自己相對固定的就診醫生,類似國外的家庭醫生,相對固定的醫生了解您的基本情況,並在隨訪過程中比較全面的把握您的疾病進展,出現問題時可以給出較為實用的建議。如果之前您沒有相對固定的醫生,那麼就請現在開始找一個醫生並和他建立聯繫,以備不時之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7MANHEBiuFnsJQVUJ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