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曾是多年春晚小品王,趙本山廣收弟子,陳佩斯卻只收學生不收徒

2021-04-21     鄭捕頭

原標題:都曾是多年春晚小品王,趙本山廣收弟子,陳佩斯卻只收學生不收徒

《金牌喜劇班》還在熱播,坐在C位的金牌導師陳佩斯,入情入理的點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有人還給他的點評專門編輯了視頻集合,在網絡上受到讚譽。

要知道,如今已經六七十歲的陳佩斯,當年可是趙本山出現之前的春晚小品王,而且小品這種舞台喜劇形式,也算是他和朱時茂在三十多年前首創的。

然而將陳佩斯和趙本山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兩人有著太多不同,尤其在收徒弟這件事上,陳佩斯並沒有趙本山那樣的執念。

陳佩斯也辦班組織學員學習喜劇理論和表演,但陳佩斯更願意把他們當作學生而不是徒弟,他也沒有像趙本山那樣成立大型演藝集團來聚攏人才。

那麼,陳佩斯的喜劇吸引力那麼大,為什麼不像趙本山那樣廣收門徒呢?

01

其實確切來說,陳佩斯也不是完全沒有收過徒弟。當年他曾經發掘了一位表演人才叫姚建國,後來給他改名為姚二嘎。姚二嘎並非表演科班出身,但陳佩斯和看中他的表演才能,拉著他一起演過《少爺的磨難》等作品,還很高興地破格收他為徒。

要知道,相聲界講究收徒,小品界其實的沒有這種先例的,可見陳佩斯對姚二嘎的認可和喜愛。然而就在姚二嘎開始被業內接受的時候,他卻染上了不好的習慣,2002年突然去世,這讓陳佩斯痛心疾首。他本來就沒有廣收門徒的習慣,這一下就更堅定了不收徒的決心。

02

不過不收徒不意味著不傳授表演知識和理念,他因為後來做舞台喜劇比較多,在這方面有很多實踐和理論,也是為了吸納人才,他就辦了大道喜劇培訓班,給願意學習喜劇表演的學生們上課。

不過對他們來說,這並不是像本山集團和德雲社那樣的師徒關係,而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來學習不需要磕頭拜師,學成之後也可以單飛,陳佩斯說自己將來養老也不需要他們來出力。

也就是說,陳佩斯更願意把自己多年的寶貴經驗傳授給年輕人,至於他們將來是不是一直追隨自己,並不重要。

03

另外除了陳佩斯自己堅持的現代教育理念,小品和相聲及二人轉的區別,也是重要原因。

二人轉和相聲都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學生從一張白紙到上台表演,需要多年的系統學習,更包括貫口和二人轉舞台上的各種絕活,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演員需要紮實的基本功。

相對來說,小品表演還是相對「速成」的,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和傳統規矩的束縛,所以培訓班也不像相聲和二人轉班社那樣,需要多年的培養和練功。既然時間上的打磨不同,老師和學生相處的形式和時長不同,也就沒有必要像二人轉那樣結成固定的師徒關係。

04

陳佩斯是一個比較通透的人,很多事情都看得比較明白。他肯定明白師徒關係並不適用於自己的喜劇培訓,而且還有可能成為彼此的束縛和負擔,有這層關係還不如沒有。

另外,並不是說有師徒關係就肯定彼此尊重、融洽,沒有這種關係就意味著缺乏感情,時代不一樣了,很多所謂規矩也需要變一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37I8ngB9EJ7ZLmJMt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