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的饅頭你見過嗎?

2019-06-28     憶鄉憶客之山西

兩勺面,半勺水,揉成麵糰,蒸熟即為饅頭。白白胖胖,冒著熱氣的饅頭為啥不能吃?

原來此「饅頭」可不是尋常主食,而是山西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山西人一般都叫它是面花,高雅一點稱之為麵塑。山西民間麵塑最早起源於先秦,伴隨著漢代中國節日風俗,尤其是春節的確立,麵塑的運用更廣,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形態體現了人類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歷史過程。優中擇優,忻州的麵塑無論是製作技藝還是節日供奉,都體現著山西的風俗文化。

在忻州,麵塑又叫花饃,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它是最好的祭祀、饋贈、裝飾的信物或標誌。

春節期間。將麵糰捏製成佛手、石榴、蓮花、桃子、菊花、馬蹄等各種形狀,用自己調製的紅綠汁調色、裝飾,花饃看起來更加栩栩如生。

清明節。當地人會捏制一種「寒食供賢」的面人頭,雖然聽起來比較瘮人,但看上去卻很可愛,有三毛劉海的男孩,也有扎著麻花辮的女孩,用紅蓮豆作嘴,黑蓮豆作眼睛,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

婚嫁日、壽誕日。男女雙方都會蒸很多大「喜饃」,和眾多水果擺在桌上,只不過水果可以吃,但我們尊貴的「饃」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sP5QW0BJleJMoPM11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