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更好地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

2020-01-10     惠州農業農村

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近年來雨後春筍般誕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並將繼續在脫貧攻堅、穩定就業、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餘脫貧任務。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工作。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抓緊研究接續推進減貧工作。

  兩個重要會議都將「脫貧攻堅」放在2020年全年工作前列,足見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的重要性。雖然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脫貧攻堅戰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一些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難尋,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則比比皆是。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的是擁有當地特色的種養殖業,經營者也多為當地能人,他們有見識、有技術、有膽識,在成為致富帶頭人後,也有意願、有情懷去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比如韶山市的成秋谷,就通過由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組成的公司,帶動當地37戶貧困戶脫貧,效果非常顯著。顯然,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階段,更好地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幫扶貧困人口方面的積極作用,非常必要。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穩定就業方面,同樣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雖然單個家庭農場,單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無法跟農業龍頭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相比,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眾多,僅經農業部門認定或工商註冊登記的家庭農場就多達87.7萬個,從事的又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種養殖項目,因此,吸納就業的能力不可小覷。比如,成秋谷僅通過花卉苗木基地,就帶動了周邊村民500餘人就業;有些養豬大戶,飼養三五百頭生豬,通常也需要僱傭五六個固定工,有的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遍布於各個村,覆蓋面非常廣,非常有利於吸納當地及周邊百姓就業。當整個縣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在吸納就業方面發揮作用時,事實上,農村百姓的就業問題已在無形中得到了化解。

  「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高度重視的方面,而這一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樣大有作為。記者在韶山採訪時了解到,當地農村的用工價格為女性一天120元,男性一天150元,一些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除固定工外,每年都需要不少季節工,一個季度下來,季節工都能有萬把塊收入。生豬養殖場的固定工,年工資都在4萬元以上,技術員甚至要達到年收入15萬元。因此,伴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用工需求增加了,農民增收了,支撐鄉村振興的產業也發展起來了。

  正因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脫貧攻堅、穩定就業、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關方面應採取更多政策扶持措施,解決其發展中面臨的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問題,使其生產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qpolW8BxtCz63RL4nG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