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起伏本是常事,大凡房地產老鳥都有這種感受: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更多的時候,是面對來自市場和公司指標的挑戰。在冰與火之間煎熬,是營銷人的常態。
然而,沒有經歷過市場波動周期的團隊,是不會成熟的。沒打過敗仗的將軍,可能在下一場戰爭中就會一敗塗地。優秀團隊,一定是嘗過挫折的苦澀,也享受過勝利的甘甜。幾個調控周期下來,已經練的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
但在遭遇市場下行的時候,夢想依然豐滿,現實卻越來越骨感——政策風向越收越緊,競品蠢蠢欲動降價跑路,客戶駐足觀望猶豫不決,分銷帶客坐地起價……外部是冰冷的海水,內部是灼熱的火焰。
如何在骨感的現實,與豐滿的夢想之間,找到一條可行的路,提升銷售,就成為決策層必須重點思考的問題。而團隊執行力的提升,或許是弱市突圍的重要依靠。
以下幾個建議,或許有用:
提高會議的效率和效果
留給團隊更多時間抓執行
我們發現,組織效率低下的團隊,往往花費大量精力,在開各種冗長又無效的會議。所謂「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 在遭遇弱市的情況下,不開會似乎是不作為,開了會又無作為,很多時候,是為了開會而開會,形式重於內容。
不管數據會不會說話,至少要假裝很努力,是許多平庸員工的工作態度。
然而在萬達工作的時候,讓我深刻感受到,在高壓指標和快節奏的管理環境下,開會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任何形式主義的會議,可能都會遭遇碰壁。萬達對會議提出了非常清晰的要求,包括:
首先,對於重要節點會議,召開前必須充分準備。
包括會議時間、地點、主題、參會人員,提前通知到位,會議的材料提前發郵件給參會人員審核,對於有爭議和分歧的事項,在會議召開前,彙報部門與參會部門提前溝通達成共識,避免在會議上就細枝末節事項展開爭論。原則上在線下溝通不一致的事項,需要在會議上提交管理層決策拍板。以此提高會議效率,避免開又長又臭的會議。
萬達開會,領導有句口頭禪必須牢記在心:「撈乾的講」。大凡一個PPT彙報,3頁沒切入主題,或者彙報前5分鐘沒說到重點(所謂的乾貨),領導耐心就沒了。輕者重新準備,重者可能下課,也是常有的事——一方面是彙報者自己沒想清楚,另一方面是領導們實在太忙,沒有那麼多時間廢話。萬達的PPT風格,不注重華而不實的圖片,和花哨的排版風格。「講數據,講目標,講計劃,講措施」,清晰簡潔,重點突出。
其次,對於會議進行有效的分類。
如重要專項會議,包括年度營銷方案、開盤方案、定價方案等專項會議。如管理例會,如月/周度營銷例會,主要對當月或當周工作做回顧和總結,對下階段工作進行計劃部署。
筆者管項目的時候,戲言天天都是「夜總會」——每到夜裡總是開會。尤其是業務會議,銷售部門要求所有參與銷售同事,必須將當天的客戶接待情況,在當晚的業務會議上進行梳理和回顧,這是頻率較高的會議,有固定的流程和議事規則。
再次,加強平時的工作溝通,避免「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無事也開會」的現象發生。
所有的會議,必須要以效率和效果為出發點,如能在平時溝通解決的問題,則在小範圍溝通一致後,迅速落地執行。如需報備上級領導的,則也可以通過工作彙報或請示的方式決策。提高執行效率。開會只是手段,統一思想和解決問題才是目的,這是筆者帶團隊時一致踐行的工作原則。
N多年前遇見過一個曾經知名的開發商老闆(本人),月度會議親自開,從早上開到夜裡凌晨兩三點,事無巨細逐一詢問,然而,很多事情根本就沒結論,團隊也沒有行動方向,疲勞戰術讓所有人都心力交瘁,工作融入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然後,這個企業就漸漸沒有然後了。
工作執行計劃
制定合理,切實可行
首先,與團隊成員一起商定目標分解計劃。
根據大目標,合理分解制定細分工作計劃,再轉化成可操作的行動,是管理層的重點工作。但如果工作計劃只是由管理層發出的指令,缺少來自執行層面的建議和反饋,那往往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機械式的貫徹執行,往往會生搬硬套,不懂變通,最後難免南轅北轍,種瓜得豆。
尤其在市場下行的時候,目標實現偏差往往會更大。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對團隊的信心也會造成較大影響。
因此,在將指標分解成的過程中,管理層讓團隊充分認識到設置挑戰指標的必要性,以及實現目標的可行性,要充分調動團隊骨幹的積極性,讓執行層也參與進來,通過各種想法和思路的碰撞、討論和修改,最終形成的是團隊上下一致認可,並願意挑戰實施的方案。
前一陣子黃曉明參加一個餐館經營真人秀節目,扮演餐館負責人,跟廚師長爭辯時說了一句:「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瞬間火透網絡,霸道總裁的形象,一時被吃瓜群眾吐槽。
筆者的解讀是:看似自負的背後,恰恰是管理思維的缺失,聽不進團隊骨幹的話,很快也就會無話可聽,這是帶團隊最忌諱的行為。建立在尊重和聆聽基礎上的團隊管理,比蠻橫、強硬施壓也許要有效許多。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勝」。人心不齊,是面對下行市場時,最大的內部危機。
其次,根據計劃制定工作銷項表。完成一項銷掉一項。
《工作銷項表》是管理標準化的重要體現。萬達廣場都是標準化產品,開盤前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是制定《開盤銷項表》,合計有135項必須落實的工作,對照銷項表執行,可以確保工作沒有遺漏。這也是為何萬達曾經可以高速複製的原因。
專項工作也有銷項表。筆者操盤南寧萬達茂時,展示中心開放活動當天,到訪目標要超過3萬人,規模宏大,要求嚴格。因此在現場活動組織、節目編排、領導接待、物料準備、流程動線、保安保潔、消防安全、交通指揮、媒體安排、政府部門溝通、活動申報、用電用水、財務預算等等,涉及的事項非常多,參與的部門也非常多。稍有疏漏,就可能引起大問題。
第一步是組建了總經理牽頭的跨部門的工作總控小組。涵蓋營銷、工程、設計、財務、成本、行政人事等各板塊負責人。
第二步,根據活動方案,制定了大工作分工計劃,各部門接到指令後,必須將計劃進一步細化,制定工作銷項表。
第三步,每天晚上根據當天工作進度,梳理一遍。已完成項銷掉,未完成項立刻商定解決辦法,預估完成時間。有困難的,及時協調解決,確保計劃落地時,忙而不亂,忙而有序。
雖然我們常說:計劃沒有變化快。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但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工作銷項表的建立和梳理,是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確保目標如期實現的好方法。
弱市更應該堅持練兵
保持戰鬥狀態
市場好業績好,團隊狀態高亢士氣振奮,搶錢的時代人人爭先奮勇。一旦市場遇冷,士氣萎靡,狀態不在線,人心渙散影響戰鬥力。此時此刻,培訓練兵是必修課。
可以從幾方面實施:
一方面,加強對流程制度的培訓,可非常明顯提高效率。
大部分排名前列的標杆房企,在管控架構設計和制度建設方面,有著一套系統而完善的體系,尤其是工作事項審批流程,各級領導有不同的授權範圍,各部門各業務模塊都有相應的流程指引,涉及到重大的業務事項審批,不僅流程長,而且對附件的質量要求也非常高,必須提供充分的材料,清晰的描述申請事項,才能比較順利通過。過程中因溝通不到位,材料缺失,被上級領導反覆打回乃至不同意的現象,也常有發生。
對於新項目營銷團隊而言,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熟悉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及流程審批,提高工作效率,就成為內部挖潛的重要工作。
另一方面,加強對銷售說辭的培訓,可提高實戰能力。
前一陣有篇文章特別火,叫《你根本不知道,騙子為了騙你,到底有多努力》,其中提到「有激情、能吃苦只是行騙的第一步,優良的裝備是確保詐騙成功的重要保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各類話術,這類話術一般由知名心理學家編輯而成,最高的可以賣到上百萬元。
比如「殺豬盤」騙術中:把同性戀、大齡剩女、饑渴男的特點分析得淋漓盡致,簡直是一份高質量的愛情指南。比如冒充公檢法的:連什麼時候要嘆氣、什麼時候要停頓,都標註得一清二楚,只要按著讀就確保萬無一失」。
對地產一線銷售來說,一旦進入買方市場,如何打破客戶的觀望心理,比價心態,以及對產品的挑剔,對投資風險的擔憂,是一件必須去面對的事情。傳統的四平八穩項目介紹,只是基本的講解程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銷售實戰需求,還需要分析客戶的個性和購房需求,展開針對性的銷售說服工作。
真正的營銷,從來都不靠忽悠,而是通過專業的技能和服務精神,打動客戶。
第三,優秀的團隊,一定是比賽出來的。
相馬還是賽馬,是區分許多領導管理風格的標準。有的領導喜歡相馬,任人唯親,拉幫結派,排斥異己,然而業績平庸。筆者認為,優秀的團隊一定不是相馬出來的,而是比賽出來的。培訓一定不是形式主義,也不能是表演。必須要貼近實戰,在儘可能還原實戰的情境下,保持團隊的戰鬥狀態和戰鬥隊形。培訓既是團隊戰鬥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也是激勵士氣的重要手段,獎優罰劣,優勝劣汰,發現和選拔人才。越是困難時期,越要打破常規,不拘一格降人才。誰行誰上,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最近也關注到,許多標杆房企,也在高度重視培訓工作,請外腦培訓和內部分享,同步推進。營銷案例分享、產品培訓、說辭比拼、銷講大賽,銷售競賽……如火如荼展開。
業精於勤,荒於嬉。市場下行的時候,就是高手過招,不比運氣,只比內功的時候。
來源:強勢營銷(ID:qiangshiyingxiao)已獲得授權,向原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