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所有非承重牆,客廳變七邊形
沒想到效果竟然這麼好
今天房君找到的是一個非常文藝的小哥哥,喜歡讀書,痴迷於書畫音樂,還是一位手工愛好者。房子剛拿到手時,就是一個傳統的小三居室,各空間小而生硬,他希望有一個大的空間容納自己的所有愛好。
方案前前後後改了十幾次,設計師根據屋主的生活方式,對空間最終進行了很大膽的優化和改造:拆除所有非承重牆,將公共區域的活動空間做大最優化。
房屋戶型:3室
使用面積:77㎡
房屋坐標:湖南長沙
原始戶型圖
整個空間全部打亂重新規劃,規劃原則:臥室只是用來睡覺的地方,不需要太多空間,儘可能釋放空間給公共區域。
改造後戶型圖
神奇的改造從打開房門那一刻開始,進門直走,便是篆刻著「日華軒」字樣的實木豎匾,用射燈照亮,那是屋主為自己家起得名字。
一面到頂的定製櫃體用做收納,開架部分更多的是展示功能,用來收納小哥哥的藏書和擺件等。
沙發延續至客廳,集顏值與收納於一體,下面是滿滿的儲物,對於小戶型來說很實用。原木家具,質樸的水泥牆,再用清新自然綠植做點綴,整個空間舒適愜意。
進門左手邊設置了一個到頂的鞋櫃,足夠收納屋主所有的鞋子,而且鞋櫃也作了隔斷,避免了進門就是廚房的尷尬。
廚餐廳一體,小戶型也能輕鬆擁有大島台。餐廳空間逼仄,不合適放吊櫃,儲物架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可以放置精緻的擺件,抬頭就能看到的品質生活,吃飯更有感覺。
廚房設置了吊櫃,抽油煙機內嵌至櫥櫃內,瓶瓶罐罐整齊擺放,精緻感來自於小小的細節處。
餐廳後面便是客廳的位置,也是整個家的核心區域。地台和書架都是現場做的,沙發靠枕和坐墊是定製的,環繞式書架完全不用擔心收納問題,這裡收納著屋主的上千本藏書。地台下面也是滿滿的收納空間。
地面做的是水泥自流平,與水泥牆相呼應。
客廳與書房之間採用了中式的四扇屏風做隔斷,隔而不斷又很好地保護了隱私性。書桌以四個三角形桌子拼接起來的,和客廳三角形茶几是一個系列。
屏風右側是乾濕分離的衛生間區域,延續了全屋的極簡文革,下水牆排處理,沒有衛生死角。
收起屏風便可以輕鬆切換觀影模式:150寸的幕布,外加6個環繞式布景音響,毫不遜色電影院的視聽效果。
拐角處的鏡子,平時做穿衣鏡使用,而且也擴大整體空間的視覺面積。
文藝青年的居所,有書,有音樂,有煙火氣。
工作檯兩邊便是兩個臥室的入口。右側與櫃體相連的門內是主臥,左側抬高地面的玻璃門內便是次臥。
主臥一床一櫃,足矣,簡單,質樸。
次臥延續了主臥的風格,沒有過多的裝飾和顏色單配,極簡舒適,推拉玻璃門讓整個空間通透明亮,睡覺時把帘子放下來即可。
原本三個臥室,但家裡經常就屋主自己一個人居住,便將其中一個臥室改成了休閒室。
天氣晴朗時,陽光透過百葉窗可以肆意灑滿整個房間,光和影子的相應交錯,映照著悠然自在的生活。
休閒室沒有特定的生活功能,練琴,靜思,閱讀,有無限的可能性。陽光,綠植,書架,這是多少人夢想的家的樣子。你覺得這就足夠了?
這不僅是一個擁有美麗皮囊的休閒室,還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整面櫃體里隱藏了一個標準的雙人床,秒變客臥,操作簡單。
陽光好時也可以靜靜地躺在這裡,慵懶的曬會兒太陽,捧上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亦或抱著吉他彈奏一曲,日子過的不緊不慢,剛剛好。
陽台在客廳的拐角處。
花池裡種著肆意生長的絡石,也彰顯著屋主對大自然本身的追求。
房子的格局
不一定要四四方方、循規蹈矩
適合自己習慣的,才能稱之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