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
孩子厭學或是成績出現下滑情況時,家長最擔心也最為焦慮。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如果沒有打好基礎,孩子以後的學習或升學都會很吃力。
很多家長說:
我家孩子很聰明,記性也不錯,就是不愛學習;
孩子寫作業愛拖延,老是要我們催;
成績下降了,自己也沒有上進意識;
......
古人云:學海無涯苦做舟。學習的過程一定是苦的,但果實也一定是甜的。父母和孩子要找對學習方法,要學會苦中作樂。
家長做好這3件事,不怕孩子不愛學習!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愛學習,離不開家長的鼓勵與支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更自信更有動力去學習,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或者非打即罵的教育,就會讓孩子逃避父母逃避學習。
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首先要做好孩子的知心朋友,陪著孩子學習,不斷鼓勵,這比指責和抱怨更有用。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要知道孩子學習的強項和弱項,孩子的學習方法,有無具體目標。要讓孩子感受到你關心她的學習,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提出高標準嚴要求。
其次,針對孩子反映的學習問題,要幫助孩子梳理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是一次漫長的征程,有人並肩作伴升級打怪,才更有動力迎接不同的挑戰。
父母扮演好陪跑人的角色,更能讓孩子加心無旁騖地學習。
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建立的,給與孩子陪伴,堅持關注孩子的內心,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2、製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環境對一個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家裡,如果父母不喜歡學習,沒有給孩子製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就會跟著懶散。相反如果父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家庭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們也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石頭的爸媽大沒有上過學,但是向來重視孩子的學習,石頭爸爸開計程車養家,媽媽做全職主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儘管兩人都沒什麼文化,但是家裡的學習氛圍卻很濃厚, 他們給孩子買了小書櫃,裡面放的都是經典名著,雜誌漫畫。
每次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石頭媽媽也拿著漫畫書翻起來,石頭爸爸累了一天早早去休息了。
石頭做完作業媽媽就拿著漫畫書去和孩子討論,正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每次都能激發石頭的好奇心。做完作業再和媽媽一起翻翻書。
在家裡,她們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刷手機,孩子寫作業時也能給他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學習態度最能感染孩子的學習狀態,也更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3、培養孩子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沒興趣,那麼他只會覺得學習很苦澀,覺得早睡早起是折磨,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回家寫作業拖延。
而培育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就會把學習變成一件主動的事情,不用父母催促,他都會激情滿滿地去學習去探索。
培養孩子的興趣,首先要通過觀察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比如發現孩子喜歡畫畫,而且還很有天賦,不如以獎勵漫畫書為條件激勵孩子,讓孩子有目標地學習。
其次當孩子說自己很喜歡某個學科或某件事時,父母不要敷衍了事,認真對待孩子的請求,儘可能為孩子提供這門課有趣的書籍,或參加一些講座等活動。
再者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與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當然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耐心的陪伴,多鼓勵孩子,孩子才能不斷進步。
一個好老師或許能影響孩子三五年,但是家庭教育的影響是終生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支持與鼓勵。
教育孩子也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不斷試探,有失敗有成功,只要父母能多點用心,多點耐心,結果總是好的。
以上3個能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技巧,希望父母能收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_yhoG4BMH2_cNUgvK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