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武術,假如寫成一本書,基本上先講怎麼站立,包括實戰式,然後講步法,再開始手的技術,腳的技術……就是外國人寫書,也是這麼寫!
一般來說,百分之九十九的武術體系,第一個手的技術,是直拳或者近似直拳,所以,我學習的一個體系,把直拳稱為天下第一拳!我以前的一個師弟,把這個天下第一拳列在自己教材目錄里公開,就因為這個「天下第一拳」,被人罵得狗血淋頭!
可是,凡事總有例外,比如通背拳,上海的心意六合拳,應該說,他們就不是從類似的直拳入手,而是類似鞭子勁入手!
鞭子勁這種功夫,其實有很多形式!並不是只有一種形式,我在論述自己的鞭子勁,我沒有講究過用詞,比如說自創或者什麼的,如果講錯了,先給武林同道們道歉!我的訓練里,我採用了我學自通背拳的一些基礎功法,如果有武林同道提出意見,那麼我可以改口,我可以說我學自形意拳,因為早年譚師,楊師曾經教過防暴隊和武警,不是把二位師父請去教,而是他們到師弟的館裡跟師父學,那個時候,我特地問譚師,咱們形意拳里有沒有類似訓練?譚師立刻給我做了相應的動作!
鞭子勁這個東西,很多師父都會,但是一般很少認真的教弟子,或許有些弟子受師父看重,師父給你提點幾句,然後你自己練吧!
為啥?因為鞭子勁太快出功夫,有些鞭子勁需要練練,有些甚至不需要練!大家要明白,中國自古以來,練武術的人太多太多,但是很多人半途而廢,這裡面種種原因,在這裡,其實有一個原因,他認為自己功夫學的夠用了,所以不學了!比如齊齊哈爾太祖拳的丁老師,教了好幾個徒弟,學了打法,有一定硬功,就到社會上稱王稱霸去了,不學了……
所以,武術界比較成熟的拳種,在傳承中會從教育的角度,對於技術進行篩選!不會很快讓徒弟進入實戰,尤其是近代,乾脆炮製出入門先站三年樁,入門先壓三年腿等等的言論,很多人從小聽這種言論,長大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實際上,很多話,都有前提,有它實際的社會背景!比如,曾經有一個自稱是形意拳之鄉的人,很短暫的出現在網絡上有那麼一兩天,把練形意拳的罵得狗血淋頭!他主張的觀點,他出身的鄉村是明師的故鄉,但是,他們村子的孩子,從小練的不是形意拳,而是長拳,壓腿,踢腿,那種!但是這種長拳練的好的,到了十八九,也就不練形意拳了,反而是練的一般般的,就在這個時候開始站樁,練形意拳!當時這個人說話極其偏激,難聽!但是,基本上把這些事說清了!
我反對筋骨學說,拿筋骨作為技術指標!但是筋骨的變化,是客觀存在,如果小孩練形意拳,是練不了帶筋骨的拳,練形意拳也就是空架子,所以,車毅齋教孩子,是先練彈腿!河北形意拳教孩子是先練長拳!這樣子教學,是科學而合理!
像很多人說,我從小就練傳武,我知道,傳武不能打!是的,就好比你出生在形意拳之鄉,打小就壓腿,踢腿,練長拳,然後考學到城市,那麼你練拳不能打才正常!
這種曾經在某個時代起到積極意義的武術教育體系,今天,其實是造成傳武大面積失去實戰能力的禍端!
那麼,今天我們應該怎麼做?改革!我會五種鞭子勁!但是,我只教自己自創的一種!為什麼?我是先學的河北形意拳李存義傳李星階傳朱家的實戰交手法,我這個鞭子勁能夠貫通這套打法!
交手法,不是一招一式的技術!一招一式的技術,來自於五行八字十二形!如果是你把五行八字十二形技術學全,完全能夠運用在實戰中,我估計差不多要三五年!這個三五年是動態時間,如果是靜態時間,怕是要十年,十五年!這個好比楊師跟我講的他學形意拳,一個起式練一年半,劈拳練了七個月,其餘四行每行三個月,十二形開始學半個月,後來三五天練好一形!交手法是一套規律!能夠運用形意拳去實戰的規律!
那麼,鞭子勁,在我的體系里,它的作用,不是練拳勁,或者說,拳勁是功夫的外在表現,鞭子勁的訓練,包括了鞭子勁,錘子勁,槍勁!這個是把功夫一層一層深化的過程,可是,正常人練,十五天足矣!
錘子勁實際上是肩胯發力,所謂槍勁,就是用錘子釘釘子,就是沾身縱力,打人就跟點穴一樣,只是我們不打穴位,我們用勁打,任何一個部位,打透,跟點穴也沒區別!
風雲生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