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指數基金,很多人的第一選擇就是寬基,而寬基中滬深300和中證500作為核心指數,在市場中占據著很高的地位,基本上基金公司都會成立指數基金追蹤它,江湖地位可想而知。
但自從上一輪牛市以來,中證500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的表現,我們都知道,投資基金賺錢,主要靠兩種:
第一、指數樣本企業內在盈利的增值
第二、指數外在市場估值的高低
第一種就是大家熟悉的價值投資,靠企業內在盈利就能賺錢,就算指數基金長期不上漲,靠分紅也能有收益。
第二種就是我們常講的,也是大部分人得以賺錢的部分。
這部分靠估值高低買賣,賺錢價格差價,比如1元價格買入,1.5元賣出,0.5元的差價就是我們的收益,理論上來說,當估值越低時,籌碼越便宜,這個時候買入大量便宜份額,一旦未來估值中樞上移,估值高了,賣出獲得的收益也會增加。
而中證500過去基本上一直處於低估,但估值卻並沒有上移太多,這就造成很多持有中證500份額的朋友基本都虧了。
很多人已經快絕望了,大家對中證500的質疑越來越多,甚至認為靠估值來投資指數也不靠譜。
為什麼近些年中證500表現這麼差呢,原因有幾點:
1、中證500過去靠併購和擴展,帶來了告訴發展,被監管收緊後,速度就落下來了。
2、中證500偏中小盤,而近幾年都是藍籌白馬行情,大方向都在大盤上。
3、經濟下行周期,中小企業的盈利困難,資金會優先考慮成熟企業。
當然可能還存在其他原因,但從上面這幾點就能看出,中證500暫時沒落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的影響因素,二者的影響最終導致中證500估值持續走低,回報也沒有任何亮點。
我們現在堅持投資中證500,就是通過它的估值來決策的,當前估值低於歷史上90%的時間,也就是說,只有10%的時候估值比它低。
不過通過這幾年藍籌白馬上漲,一些大盤龍頭股的估值並不便宜,甚至走出了結構化行情,當資金不斷接力在大盤上奮鬥時,中小盤卻無人問津。
要知道,A股的彈性空間,中小盤一直都比大盤要犀利的多,而且中證500並非沒有業績支撐,很多二線藍籌都有不錯的成績。
一旦資金認為以滬深300和上證50的估值高了,資金輪動到中證500的機率也不小,講了這麼多,我認為中證500的並非一些極端人所說沒有任何價值。
今年以來,中證500默默上漲了16.49%,並不算太差,如果你能在很低的位置有節奏的控制倉位,降低籌碼的凈值,起碼整體不會虧損太多。
一旦風格輪換,中證500的回報也會很可觀的,成長性得到釋放,業績爆發力也相對驚人,何況中證500的波動性大,在標的足夠便宜的時候,積累低位籌碼也是不錯的。
權益投資本來就是與時間賽跑,能耐得住寂寞,才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