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研究」生趣盎然:李鐵夫

2019-10-10     當代油畫

【導言】「寫生研究」欄目除了梳理繪畫語言的傳承、演進的歷史脈絡與規律,重要的是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台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本欄目編選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供大家分享。

1

評論

當我們回顧中國早期西畫歷史的時候,李鐵夫必定是繞不開的重要人物。他是迄今所知最早到海外學習西方藝術的中國人,贏得了諸如「中國油畫第一人」「東亞畫壇第一巨擘」等巨大聲譽。李鐵夫出生於廣東鶴山,1885年即赴北美洲謀生與學藝,在海外生活長達四十餘年,對油畫寫實造型和表現有深入研究,同時又擁有良好的傳統文化底蘊,在西畫人物、靜物、風景以及中國書畫方面都有突出造詣。他的藝術業績為我們研究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西畫提供了一份獨特而深具價值的樣本。

摘自「人中奇逸——李鐵夫藝術精品展」前言(三)

吳洪亮 | 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

除了藝術家的身份,李鐵夫先生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不但是孫中山先生的摯友,還長期在同盟會紐約分會中擔任要職。他將自己精心繪製的藝術畫作捐獻出來資助革命活動的發展,還用油畫筆記錄下革命先烈英勇就義的身影。新中國成立後,李鐵夫先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回到廣州生活,擔任華南文聯副主席、華南文藝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前身之一)名譽教授及油畫系主任,將人生最後的輝煌和畢生的藝術創作無私地奉獻給自己深愛的祖國和人民。李鐵夫先生自言生平兩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畫畫。可謂是他人生最好的詮釋與註解。

摘自「人中奇逸——李鐵夫藝術精品展」前言(二)

2

作品欣賞

《音樂家》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7.5cm×56cm

1918年

《畫家馮鋼百像》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90.5cm×71.2cm

1934年

《男側面像(男大學生側面像)》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0cm×48cm

年代不詳

《灰髯老人側面像》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1cm×50cm

年代不詳

《未完成老人像》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59.6cm×45.9cm

年代不詳

《菊花(紅瓶之二)》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52.5cm×41cm

1930—1940年

《山坡下的小溪》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3.2cm×78.5cm

1930—1940年

《盤中魚》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82cm×97cm

1941年

《魚尾》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3.2cm×76cm

1930—1940年

《蘿蔔蚌魚》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54.5cm×76cm

1948年

《明蝦》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63.4cm×76cm

布面油彩

1930—1940年

《南瓜雙鴨》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3.3cm×76cm

1930—1940年

《瓜蔬與壇盤》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71.5cm×90.5cm

1938年

3

藝術家簡介

李鐵夫

(1869-1952年),原名李玉田,廣東江門市鶴山人。中國近現代油畫藝術與民主革命先驅。被譽為中國油畫之父、里程碑式人物。1885年赴美洲英屬加拿大,兩年後曾在阿靈頓美術學校、紐約藝術大學、紐約藝術學生聯合會及國際藝術設計院學習、研究油畫。1905-1925年間曾隨美國畫家W.M.蔡斯和J.S.薩金特學習油畫。擅長於肖像和靜物,其肖像畫具有19世紀歐洲學院派風格,背景深暗,色彩沉著含蓄,注重人物性格及心理刻畫。1930年回國後還從事水彩畫和水墨畫的創作。抗戰時期流亡桂、川等地,多畫水墨畫。1950年由港回穗,任華南文聯副主席、華南人民藝術學院名譽教授。出版有《李鐵夫畫冊》和《李鐵夫》大型畫集。

4

關於寫生研究的學術性推廣計劃

學術形態:「寫生研究」是以開放的學術形態策劃,針對「寫生」這一課題的綜合性學術推廣項目,按照以美術史為脈絡的梳理方法,通過系統地掃描整理當下優秀作者的作品與相關文獻,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台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

推廣對象:當代油畫家以及具有探索精神的優秀中青年油畫作者。

作品要求:生動的、鮮活的,尤其歡迎具有當代意識的,以及具有東方意蘊或中國人文精神的寫生作品。作品達到選稿標準的即列入線上推廣計劃。優秀作品推薦參與《當代油畫-寫生作品研究專輯》的出版。

投稿要求:摘編藝術評論文字材料一到三份;作品圖片20幅左右,儘可能用最新的作品;作者本人撰寫的關於「寫生」的心得體會、看法、認知等;肖像照片及作者簡介。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諮詢電話:13552642966。

配套活動:「寫生研究」作為「當代油畫」持續性的學術研究項目,除了在線上推廣外,同期配套寫生研究專輯的出版、國內外寫生作品展覽、寫生活動,意在通過多層次的配套活動,真正將寫生研究的學術性課題做得深入、完整、紮實,樹立寫生研究的新標杆,最終推動「寫生」創作的現代化進程。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繫我們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com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GOttW0BMH2_cNUgOo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