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丑也有錯?外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丑的人會被自然淘汰

2020-01-03     科學求知者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希望自己變帥,女人希望自己變美,這是正常的。

俗話又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人告訴我們:好看雖然重要,但也不要以顏值為唯一標準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

不過,最近科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即使我們不以顏值來評判一個人,自然也會給顏值低的人「減分」。

義大利米蘭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朱塞佩·德斯塔和他的同事們最近對一個叫做BAZ1B的基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因為它正是對人類外貌起著指導作用的基因片段。這個基因不僅自己可以表達,還能影響上百個和面部結構有關的基因的表達。

他們進一步研究了那些受BAZ1B基因指導的其他基因,然後對比了尼安德特人等已經滅絕人種的基因,發現他們和現代人在這些基因方面有著巨大的差別,而現代人之間,這些基因非常類似。看起來,就好像自然在通過外貌來篩選人類,讓「長得丑」的人種消失,讓我們留存下來。

的確,在我們看來,那些古人類的確長得有些丑,甚至可以說是「奇形怪狀」——臉部比我們更寬、額頭略短並且向後傾斜、眼眶突出,牙齒也向外凸。而這些長相獨特的人類,早已經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了。

那麼,自然選擇真的會把外貌作為篩選的標準之一嗎?

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理察·沃爾漢姆教授表示:這個研究的確很值得關注,但我們也不要過分誇大BAZ1B基因的作用。畢竟人體內還有著海量的其他基因,我們很難就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在其中一個片段之上。

那麼,顏值對於人類的演化,究竟有沒有影響呢?

實際上,小編認為,顏值並不是人類演化的結果,而是一個表現而已。我們曾經有過一篇文章,介紹了進化心理學的一些小知識。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人類的審美觀是隨著自然而演化的,能夠更好地「審美」的人類會更容易生存下來,而「審美」能力差一點的人類,會容易消失。

比如說:為什麼女孩子都喜歡長腿歐巴,男孩喜歡長腿美眉呢?實際上,在遠古時期,人類還在叢林裡和其他猛獸博弈,腿長的人更善於奔跑,在打獵和逃離天敵追殺的方面有更大的優勢。在那個時候,喜歡短腿的人和短腿的伴侶生活在一起,結果伴侶因為腿短餓死或者被天敵吃掉了,他自己也會因為沒來得及和伴侶生娃就孤獨終老。因此,喜歡小短腿的基因無法遺傳下來,導致現在的人類都喜歡大長腿。

又或者,我們都喜歡面色微紅的人,覺得這樣的臉色最好看(當然,這一點只針對黃種人)。對於臉色發黃的,要麼就是黃臉婆,要麼就是臉色蠟黃,沒一個好詞。為什麼呢?因為,面色紅潤的人,證明他的營養均衡,身體健康。那些專門喜歡黃臉的人,可能伴侶剛結婚就身體被掏空,嘎嘣死掉了,同樣不利於喜歡黃臉的基因遺傳。

因此,所謂的美和丑,其實是生存能力、繁衍能力的體現。BAZ1B基因表面上看是影響一個人的顏值,實則可能是在其他各個方面影響了一個人的生存能力。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已經滅絕的人種,看起來和我們大相逕庭,實際上不僅僅是外貌比我們「丑」,而是在身體機能方面也比我們有所不及。

而在審美方面來說,覺得他們好看的基因,都是不利於遺傳的基因,在漫長的歲月中也逐漸消失,留下來的只有我們這些擁有著同樣的審美標準的一群人類,一直生活到今天。

換句話說,如果尼安德特人是比我們更善於生存的物種,如果今天的世界上沒有我們而是由他們統治,他們反而會認為我們長得丑,他們才是美的。

當然了,如果長得丑,我們也不用太擔心。隨著人類脫離了採集和狩獵的生活,我們的審美基因也隨著生活環境而改變。儘管現在還沒有完全改正過來,但依然處於演化中。我們無法確定未來的世界以審美標準為美,但是一定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更利於這個審美基因遺傳下來的標準。

比如有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E0xbW8BMH2_cNUgu_l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