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自強未來可期,這4款自主中型家轎銷量已超合資

2019-10-11     雲堆汽車

近年來,國內轎車市場大致有這麼一個現象:豪華緊湊車吃掉合資中型車份額,而合資緊湊車吃掉自主中型車份額。


面對豪華與合資品牌的車價下探,自主品牌力爭向上的過程並不容易。當僅有的幾款自主緊湊家轎銷量才剛剛破萬的當下,很多人自然會設想到自主中型車的生存狀況那多半是舉步維艱。





有意思的是,事情並非完全如此。


回顧上半年的銷量情況,吉利博瑞/博瑞GE、長安睿騁CC、廣汽傳祺GA6表現可圈可點,而紅旗H5的表現則更為亮眼,其銷量基本坐實了自主中型轎車一哥的位置。如下圖統計所示,從今年1月至9月來看,這4款車型在總銷量和月均銷量上的成績甚至已超過同級的部分合資車型。





原本慘烈的中型車市場在下行的大環境下,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難得,這也是市場對其實力的認可。這4款車究竟有何特點,不妨來了解下。


紅旗H5

廠商指導價:14.68-19.08萬元



基於產品定位,紅旗H5一改品牌莊重、嚴肅、沉穩的印象,讓人們看到了它也有年輕時尚的一面。在吸收了馬自達阿特茲底盤技術後,H5成為了紅旗在售車價最親民的一款車,讓紅旗飛入了尋常百姓家。H5車身尺寸幾乎全面超越帕薩特、凱美瑞等同級產品,在乘坐空間上有了更優的表現。集運動的外形,豪華的內飾,舒適的駕乘感受再加上獨有的品牌價值,讓紅旗H5在這一價格區間以一匹黑馬的姿態成為了特別的存在。


吉利博瑞系

廠商指導價:11.98-17.98萬元



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吉利如今的火熱表現正是從當年博瑞/博越開始的。4年前的博瑞以吉利旗艦轎車身份出道,無論是設計做工、用料配置,還是動力系統、底盤調校方面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幾乎成為了當時自主品牌中型車中的標杆。吉利的用心賦予了其強勁的實力,巔峰時期月銷量高達6000輛就是最好的證明。去年,博瑞GE作為後繼車型在延續博瑞優勢的同時,以更時尚的設計,更寬大的車身,更亮眼的混動系統贏得了更多市場份額,也完善了吉利在新能源車領域的版圖。


長安睿騁CC

廠商指導價:8.49-13.59萬元



睿騁CC脫胎於2015年上海車展上的那台RAETON CC概念車,相比於睿騁的老氣,轎跑風格的新車渾身跳躍著動感年輕的氣息。這是長安多年發展SUV後在轎車市場的重要車型,也是長安新設計語言下的首款車型,它的到來恰好抓住了當時年輕消費者喜好運動型車的消費理念。同時,睿騁CC在智能化、舒適度、平順性及NVH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為其在市場站穩腳跟提供了足夠的實力。

廣汽傳祺GA6

廠商指導價:10.88-16.88萬元



張帆的加入為傳祺的設計注入靈魂,由他操刀的GA6概念車一推出就驚艷了眾人,也由此開啟了傳祺的原創設計之路。當初的傳祺其實成立不久,GA6的出世更多承擔了豐富產品線的責任。從設計、配置到動力,傳祺在其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設計語言的成熟,全新一代GA6也在今年8月完成了疊代,愈發大氣與自信的新車已退掉了第一代的青澀。通過技術的積累與產品的煥新,增強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也賦予了品牌自身向上走的底氣。




在還未發現SUV藍海的時代,自主品牌轎車的向上之路屢屢受挫,也曾讓其對未來之路的發展陷入了集體迷失。而當SUV市場燒紅了半邊天時,那些依舊在堅持衝擊中型車市場的自主品牌所呈現的精神就顯得尤為可貴。


面對更全面、更長遠的品牌發展,堅持兩條腿走路無疑是最穩的選擇。自主品牌不能苟且於眼下火熱的SUV領域和小型、緊湊型轎車市場而不前,況且這也並非一片安寧之地。事實證明,在目前的中型轎車細分市場,自主品牌是有空間施展拳腳的。


結語




其實,田忌賽馬的古老策略永不會過時,降維打擊的差異化營銷戰略讓凱迪拉克嘗到了甜頭,對於自主品牌向上而言是有借鑑意義的。我們的中型車完全可以去搶奪合資緊湊型車市場,因為像卡羅拉、速騰這類的合資家用車市場本身規模就較大,而它們卻在尺寸、配置等方面存在著先天的劣勢。


當然,如今在面對法系、韓系中型車集體萎靡的空檔期若採取針對性地的精準打擊,搶占甚至取代入門中型車的市場份額是完全可能的,這也是品牌向上的另一途徑。找准方向的小步慢跑必然勝過原地踏步,伴隨著品牌的沉澱、技術的研發與實力的增強,市場的認可是必然的結果。希望假以時日,我們能迎來第十代H5、GA6等眾多國貨面世的那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ecHm4BMH2_cNUgxg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