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許自己長痣,不許人家帶點雜?"——關於蜜蠟「雜」的一些思考

2019-10-30     小辛愛盤串

今天小辛跟各位玩友聊聊蜜蠟琥珀中的「微雜」,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在追求完美的事物在文玩玉石這個行業里亦是如此,然而伴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完美」的定義越來越苛刻。最初蜜蠟琥珀剛進入市場的時候,玩友們對於晶瑩剔透的蜜蠟琥珀毫無抵抗力,再到後來的雞油黃、雞油紅、白花蜜、瓷白等等。唯一不變的是大家都喜歡全品無暇的。


其實有關於蜜蠟琥珀「瑕疵」的爭議自始至終沒有停止過,甚至有一些追求十全十美的玩友甚至將風化紋都歸之為「瑕疵」,但對於能夠欣賞與眾不同美的玩友來說,每一處「瑕疵」都是其天然印記。有些玩友在入手蜜蠟時,可能會發現其表面有些些許的小黑點,不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黑點的蜜蠟是不是假的?這樣的蜜蠟是不是沒有入手的價值?

蜜蠟里的黑點兒是很常見的,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天然的包裹物,由遠古的塵土、花粉、草根、或者腐葉等等包裹形成,由於不太好看被稱之為「雜」或稱之為「髒」,它是一種常見的天然瑕疵,雖然不完美卻從另一方面也可以驗證蜜蠟的天然性,比現在市面上優化過的「完美」蜜蠟要好得多,沒必要因一點小瑕疵而悶悶不樂,天然的才會讓玩友更放心。


關於「蜜蠟」一詞的解釋:其實蜜是蜜,蠟是蠟,蜜蠟是蜜蠟。

:就像是一杯調好溫度的水,往杯里添上一勺蜂蜜,在蜂蜜透過水到杯到底的過程中,水裡有一縷縷透明且有條理的「絲狀物質」,這種「絲狀物質」就叫做蜜。

:像蠟燭的蠟體一樣,渾而透光,明而不澈,稱為蠟。

蜜蠟:顧名思義,就是蜜和蠟的混合體。


有關「千年琥珀萬年蠟」的說法,意指蜜蠟比琥珀形成時間要長,比琥珀珍貴稀有,價值也隨即翻了好幾倍。其實這是源於那幾年最早發現波羅的海蜜蠟的一批商家為了自己的目的炒作出來的結果。波羅的海的琥珀產量在世界琥珀產量中占85%,但其中大多數都是蜜蠟,當時的商家感覺發現了這個商機,從而進行了一系列的…...相比于波羅的海的蜜蠟,其他產地的蜜蠟產量就少之又少了,比如緬甸琥珀中蜜蠟的產量僅有波羅的海蜜蠟的1/300,其稀有程度不言而喻。

緬甸琥珀形成時間是世界琥珀當中最長的,所以種類也是最多的,單單蜜蠟這一個珀種中,能叫上名字的就有金絞蜜、金飄蜜、金沙蜜、奶油蜜、豬油蜜、咖啡蜜、白蜜蠟、灰蜜蠟、雞油黃等等,顏色也不僅僅局限於黃色,還有奶白色、灰色、棕色、奶油色、豬油色等等,這是世界其他產地的蜜蠟無法比擬的。


小辛認為各位玩友不要用「嫌棄」的態度來看待它們,天然瑕疵並不一定都是不完美的,有的時候也可能成為一種獨特的味道,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是一種天然的印記。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不用一味地去追求完美,因為人的追求無止境,對完美的追求也終不會停止,個人反倒覺得有點「瑕疵」才是真正的完美。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只要是自己喜歡、合眼緣的那就是我們心目中完美的。


各位玩友對這個話題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呢?快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吧!

關注"小辛愛盤串",每天學點文玩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Z0Hm4BMH2_cNUgpb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