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渝
蘇州之役開打之際,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白齊文截走「常勝軍」的小汽艇「高橋號」,向蘇州的太平軍投降了!而且戈登還從一個自蘇州逃出的美國人口中得知,除了白齊文之外,蘇州城中還有若干洋人協助防守。這是個對清廷很不利的消息,因為太平軍不僅擁有白齊文這樣的專業軍事人員,還具有洋炮若干以及武裝汽艇,要攻克此地絕非易事。
聽聞這一消息後,戈登首先想到的不是武力征伐,而是以綏靖之法來誘降白齊文。1863年9月中旬,戈登率領「常勝軍」與淮軍進抵蘇州城外,開始對蘇州展開圍城。戈登先與「高橋號」船長鍾思取得聯繫,讓他聯繫白齊文,並約定雙方進行密談。白齊文首先虛張聲勢,要求戈登與他會師,共同討伐北京,這種瘋狂的想法自然遭到拒絕。幾個回合下來,白齊文終於道出心裡話,說他在太平軍中遭遇怠慢,只要戈登保證他不會受到逮捕和審判,他願意歸降,戈登當即同意。白齊文要離開,蘇州的太平軍守將、慕王譚紹光也表現得大度,准許及其部下離開蘇州。白齊文率部走出蘇州南門後,歸順了戈登。
蘇州一役極其酷烈,清軍即使聯合裝備精良的「常勝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太平軍一方,忠王李秀成自天京(南京)回救,激戰數月同樣無法解圍,雙方戰事陷入膠著。入冬後,據守孤城的蘇州守軍人心離散,離城遁走者不計其數。戈登抓住這一機會,得知守軍中納王郜永寬等人與慕王不和,遂派姦細潛入城中進行策反。接觸下來戈登發現納王果然有投降意向,遂將此消息告知李鴻章,李則委派從太平軍投過來的程學啟與郜永寬秘密聯絡。納王等人表示投降後,希望能保全性命,最好能受清廷的重用。為了讓郜永寬下定決心,戈登擔保,投降之後他將保證降兵降將的生命安全。
銅版畫,法國畫刊。描述戈登走近叛亂下士之場景
12月4日,郜永寬等人刺殺慕王譚紹光,獻城投降,淮軍與「常勝軍」以勝利者的姿態踏進這座太平軍的重鎮要塞。然而就在受降之後,蘇州城中的一些異象引起了李鴻章的疑慮,他發現郜永寬等人依然留著長發,而且倒戈的太平軍人數甚眾,裝備精良,一旦譁變,後果不堪設想。這個問題上,李鴻章表現出過人的狠辣,寧可錯殺,絕不留後患。他設下鴻門宴,邀請郜永寬、汪安鈞、周文嘉、伍貴文、張大洲、汪有為、范起發、汪懷武前來赴宴,席間,李鴻章讓身邊的八個武弁手捧紅頂花翎的武服遞呈八人,郜永寬等人正要接受時,武弁們隨即撥出腰刀,手起刀落,八個降將命歸九泉。與殺降將同時進行的,是對蘇州太平軍士卒的大規模屠殺,降卒皆被屠戮殆盡,通常認為死難者在兩萬人左右。
這次殺降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戈登與李鴻章的決裂。戈登聽聞蘇州殺降消息後,勃然大怒,大罵李鴻章背信棄義,卑鄙無恥。在事件發生之初,戈登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是個有紳士情結的軍人,而蘇州圍城期間,也正是他出面擔保了郜永寬等人的人生安全。如今蘇州血流成河,降將人頭落地,使戈登感到自己受到極大侮辱,他認為無論是自己的榮譽還是作為一名英國軍人的榮譽都掃地而盡。但戈登接下來的舉動,卻大大超出了他的職權範圍。
戈登給李鴻章寫了一封公函,措辭強硬,滿腔憤怒。但令人吃驚的是,竟然還提出最後通牒,要求李鴻章下台,否則自己將把從太平軍奪得的各城池交還給太平軍,甚至揚言要率「常勝軍」攻打淮軍。他甚至想鼓動英國政府干預,迫使李鴻章下台。無論戈登此舉動機如何,其引起的後果是嚴重的,大量西方媒體將矛頭指向李鴻章,大肆批判一番。英方想藉此機會搞掉李鴻章,徹底從清廷奪取「常勝軍」的控制權,目的已不再是單純的聲討殺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