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 :袁麗娜 圖文編輯:潘存英 |林芳 終審:徐芳芳
閒暇之時,能夠和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聊天,成了我生活的日常。
昨天,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就翻看著手機上的各種信息。看到QQ上面有一條未讀信息:「可以打個電話嗎?」看看時間,是我上書法課的時間,很坦然地回復,告知兒子剛才在上課。幾分鐘之後,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按照固定流程聽兒子說著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情,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十一期間,他一個人在上海的所見所聞。
「媽媽,我和你說過在南京街,我碰到一個小女孩兒,她說了一句話讓我想了很多!」
「哦,沒有!」
「那天,南京街上人特別多,有一個小女孩兒從我身邊走過。我聽到她說了一句:如果有人能夠告訴我,我是一個外國人多好呀!」
「如果是我,我就會對她說:如果你是一個外國人多好呀!」我插了一句話。
「你們浩途就是會這樣做嗎?」
「嗯?如果是我,我就會這樣來做,小姑娘肯定看到了什麼美好的東西,才有了這樣的一句感慨。」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對兒子的疑問開始有一點兒恍惚,難道我這樣做,不對嗎?
「這一句話能延伸出一個人的價值觀!」
「怎麼說?」
我開始帶著好奇的心聽兒子聊。他因著小女孩兒的這樣一句話,引出了最近微博的熱點事件:NBA莫雷不當言論和暴雪公司懲處不當言論選手的事件。雖然聽著雲里霧裡,還是堅持地聽著。這,就是正在成長中的男孩子,聽著他能關注熱點事件,我很欣慰他正在與現實世界建立一份連結。
「現在的網絡環境比我們小時候好多了,0*年的時候,我們那會兒網絡環境可不像現在這樣!我也曾經在網絡里迷茫了一段時間。」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心裡立刻警覺了起來,那會兒發生了什麼事情?我腦海中開始回放著他的那個階段。
在遊戲和學習里,我一直給孩子的空間無限大,只要他不觸及到我的底線,我完全不過問。在我這裡,遊戲世界就是娛樂,學習累了來放鬆放鬆,有情緒了在這裡發泄發泄,兒子在這個方面的確也沒有發生什麼呀?帶著疑惑,我繼續聽他說。
他說,在那個時候,網絡中經常會出現「外國怎麼怎麼好,我們怎麼怎麼不好」等等之類的話語,天生對這些不敏感的我,記不住他說的種種。
「天哪,那個時候,你經歷了這麼多,作為媽媽的我,竟然一點兒都不知道?」
「我也是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走出來。現在我能正確地去看到這樣的事件,遊戲就是遊戲,籃球就是籃球,不要涉足政治,如果這樣來說,我覺著暴雪公司能對那個選手,最後從禁賽一年到半年的決定,都很不容易了。畢竟暴雪公司是很尊重中國的。」雖然我有一點兒驚嚇,也非常慶幸自己的不敏感,因著自己的不敏感,他有了一份自己對生命的體驗。
「回到小女孩兒的一句話上,你這樣去回應,是否合適?」
......
我陷入了思考中!
我清楚地知道,此刻的他,就像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面對眼前的世界,他用他的方式在探索著生命的密碼。我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生命的色彩。
截止到本月,我帶讀《接納力》1已經10個月了。回望自己的初心,我是因著想成為一名接納力親子導師,開始帶讀《接納力》1的。在這10個月里,我經歷了一個新生兒出生到蹣跚學步、牙牙學語。我慢慢經歷了一個生命的歷程,此刻的我,在接納力中探索著自己。不知道轉角會遇到什麼,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相信每一個生命的波形有高峰也有低谷。
周一到周五6:30—7:00,我的《接納力》1帶讀仍在繼續,歡迎你來,和我一起見證生命帶給我們的禮物和驚喜!
想要報名我的《接納力》1帶讀的親們,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直接在微店報名找接納力學員服務報備進群。
接納力每月都會有一場大型的公益答疑,接納力導師團屆時會集體亮相為您答疑解惑,掃除您在育兒路上的各種障礙,想要進群聽公益答疑的親們請聯繫接納力學員服務抱進群。
導師推薦
1、接納力系列書籍帶讀介紹及公益答疑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更多家長,
請轉發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大家來幫助大家,
一起輕鬆育兒。
END
- 作者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