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個地方,「廚餘垃圾」變成搶手貨!怎麼回事?

2019-10-28     文明寧波

點擊標題下「文明寧波」可快速關注

垃圾分類正在寧波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鄞州東吳,有一個地方,

他們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讓垃圾成為了搶手的「明星肥料」!

跟著小文去一探究竟吧~

「我們現在每天收集4噸多廚餘垃圾,在預分揀基礎上經過脫水、破碎、攪拌、生物發酵等一系列機械化處理環節,形成了可用於農業生產的有機肥料,不僅可以「不出鎮」就地消納廚餘垃圾,還促進了資源的就地循環利用。」東吳鎮總工會主席徐榮說。

走進東吳鎮廚餘垃圾處理中心的「根據地」生薑村,只見路面乾淨整潔,毫無垃圾的蹤影。小白村的種糧大戶胡敏珊正把一袋50斤左右重的肥料往車上搬。「早點來拉走,這個比較搶手,比普通化肥還管用呢。」

在廚餘垃圾處理中心的有機肥料堆放區,還擺放著好幾袋已經裝好的肥料。褐色顆粒狀的肥料聞不到垃圾的臭味,而是透著一陣草料味。

「這就是我們鎮上的『明星肥料』。比起普通化肥來,營養成分高,還很蓬鬆,可以直接滲透進土地,改善土壤質量,農作物吸收得好,而且全天然,不會造成土地污染。」談起肥料,徐榮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東吳是個半山區鄉鎮,有大量的農田,這種肥料適合種植瓜果、蔬菜、糧食等,用它種出來的農作物,不僅產量高,而且味道好。

這些「明星肥料」是怎麼來的?

答案就在

東吳鎮廚餘垃圾處理中心

在一台長9.4米、寬4.7米、高3米的巨大「金屬櫃」前,操作工林師傅正忙著把一桶桶的廚餘垃圾送進這個巨無霸的「嘴巴」里,待巨無霸「吃」飽後,又來到一塊像電腦顯示屏一樣的觸控屏前,手摁指示按鈕進行操作,經過脫水、破碎、攪拌、生物發酵等一個完整的處理流程後,有機肥就被這個巨無霸「生」出來了,實現了變廢為寶的華麗轉變。

「我們是全市較早引進廚餘垃圾處理設備的鄉鎮,小鎮有這樣的高科技設備在當時還是很『時髦』的!」徐榮說,東吳鎮垃圾分類工作起步較早,2017年8月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確定三塘村、西村村和勤勇村為試點村,2018年4月啟動垃圾分類全域化推進工作。

2018年3月東吳鎮在生薑村打造了鎮級廚餘垃圾處理中心,並委託市場化保潔公司對全鎮廚餘垃圾實行專線專車收運,集中消納處理,這台巨無霸就是當時引進的「黑科技」。

目前,這台巨無霸承擔了全鎮12個村、7個居民小區和13個企事業單位的廚餘垃圾處理工作,日收廚餘垃圾4到5噸,生成有機肥料約0.8噸,垃圾減量20%左右,無害化處理率100%,每年可節約處理成本30到40萬元。

在東吳鎮,有了這台被村民們稱為「神器」的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後,村民們垃圾分類的意識也愈發提高了。

為更好開展垃圾分類和消納工作,東吳鎮還開闢了「廚餘垃圾專線」:全鎮範圍內發放到戶二類桶2萬餘個,設置集中投放點位400餘處,新配廚餘專用車2輛,小型分類收集車3輛;安排保潔公司專人專運,並組建60餘人的監督員隊伍,專職指導監督群眾做好廚餘垃圾與其他垃圾的分離。

如今走進東吳,每一個村莊內環境清爽整潔,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濃厚。在每戶村民家裡都擺放著村裡統一發放的分類垃圾桶,打開垃圾桶,裡面設有綠色和黑色兩個小桶,分別放置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童一村村民陳靜玉說,以前不知道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都混裝在一起,現在逐漸習慣了,不同類垃圾分得一清二楚,各歸各位。

來源:最美鄞州

編輯:蘇葉子 責任編輯:妙朵兒

微信號:wmwolai

傳播文明 引領風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waEW4BMH2_cNUgme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