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碩。
最近朋友為了玩新《劍網三》,將伴隨他兩年多的R9-380X顯卡換下來送給了我。拿到顯卡,我打算將我辦公用的電腦進行一次升級。
朋友淘汰的R9380X 4G DDR5獨顯
我電腦原來的配置如下:
CPU:G1840;
主板:華碩B85;
顯卡:無獨立顯卡;
硬碟:金士頓120GB固態硬碟;
內存:8GB 駭客神條;
電腦平常做一些表格,處理一些文字也夠,可是有時候需要用到一些視頻、圖形處理軟體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經常遇到需要處理圖像文件的時候,都是拿回家做。
根據網上的跑分情況,以及官網給出的顯卡參數來看,R9-380X的性能大致介於GTX-1050與GTX1050ti之間。
這次,加持了這張參數性能不輸GTX1050的R9-380X,相信這台辦公電腦對圖形圖像的處理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4G獨顯,256bit的位寬
可是問題來了,對電腦加入顯卡後,我也需要對CPU進行升級,因為我電腦原來的CPU是英特爾賽揚G1840,這樣的低端CPU搭配R9380X是會出現「小馬拉大車」的情況的,無法發揮出顯卡相應的實力。
我打算花不超過400塊,購買一塊性能優於G1840的處理器。因為主板平台是LGA1150的CPU接口平台,因此我只能在同代的英特爾處理器中做選擇。
在閒魚上觀察了一段時間,個人賣家的售價對比商家的價格並無優勢甚至還要貴一點。有過閒魚賣東西經歷的朋友肯定知道,需求較大的電子產品只要你掛單價格低於或等於市場平均價格,你出售的東西幾乎都是會被秒的,其原因不難想像。
長時間的等待,加上頻繁地刷新,終於讓我等到一個機會,四代平台的I3-4160處理器,價格300塊,有包裝盒。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
I3-4160CPU是雙核4線程處理器,主頻3.6,三級緩存3M,對比G1840,雙核2線程,主頻2.8,三級緩存2M。由此明顯看出了性能上了幾個檔次。出色的性價比是我選擇它的原因。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終於收到CPU了,迫不及待地拆開了快遞盒子打開外包裝。仔細檢查CPU的外觀,可以看見:
後續趕緊拆下原來的CPU,換上這顆4160。
經過簡單的理線、裝顯卡後裝機就算完成。處理器風扇就使用CPU盒子自帶的小風扇(擔心不能壓住3.6的主頻,另外有時間再購買個小塔扇)。
開機後一次點亮,重做系統後正常進入作業系統。
由於顯卡是朋友換下來的,我就沒有對顯卡做烤機測試。直接運行測試軟體跑個分,跑分情況對比之前確實有了質的飛躍。
不少朋友表示電腦的淘汰速度很快,幾千元購買的機器用不了一兩年就卡得不行。
在目前「錢難掙」,「靠信用生活」的背景下其實我們完全不需要整機換新,購買一些二手的配件來對自己電腦進行一次升級其實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這樣的選擇不能夠拉動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