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的發橫財了!一隻蛋雞賺70元嗎?

2019-09-03   蛋先生工作室

聲明:原創文章,轉載或部分引用,請標明原作者「蛋先生姚瑋」和文章來源「蛋先生工作室」,否則視為侵權,必追究!(轉載者請勿刪除該聲明)


一隻蛋雞賺70元?

今年上半年蛋價喜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鄰居們嫉妒,蛋商們羨慕,藥商和飼料商們誇讚,搞得有些養殖戶飄飄然,甚至有人說今年一隻雞賺70,發橫財了!真的嗎?蛋先生就給大家仔細算算,我的雞場按以下公式計算的:

一批雞的實際利潤≈雞蛋總收入+淘雞收入-育雛費-產蛋期各種開支

今年雞蛋總收入比去年低

雞蛋總收入≈存欄量×平均蛋價×平均產蛋率

平均蛋價 各地蛋價不同,我國蛋雞養殖最密集的地區為華北和東北,河北蛋價比東北三省和山西高,比山東和河南低,因此以河北辛集為例,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應出主產區真實蛋價水平。

蛋先生每天記錄辛集地區蛋價,今年1月1日-8月31日共243天,平均蛋價為162元/45(件),即3.6元/斤。3.6元/斤的蛋價算高嗎?只能說普普通通,企業剛保本,散戶小有盈利。

如下圖,今年1-3月辛集的蛋價低於去年同期,4月和6月持平,只有5月和7月整體比去年高,8月基本持平。去年1月1日-8月31日共244天,辛集平均蛋價為163元/件,比今年還高一塊!

辛集地區2018年和2019年蛋價


平均產蛋率 每個雞場的產蛋率都不一樣,但今年主產區產蛋率普遍較低,這是客觀事實。據獸藥企業統計的數據,今年5-7月華北地區高峰雞平均產蛋率只有85%左右,遠低於去年同期水平,也低於往年平均水平。

農業靠天吃飯,種植、養殖皆如此,今年3-5月疫情多,6-7月熱得早,8月又刮颱風,每次氣候劇烈變化都造成產蛋率下降,推動蛋價上漲,再加上「無抗無藥殘」,有病不敢用西藥,對產蛋率影響更大。今年的高蛋價,很大程度是低產蛋率換來的,是氣候和疫情的功勞,外行人瞎扯豬瘟替代,養殖戶該一清二楚。

綜述所示,今年辛集地區平均蛋價比去年稍低,產蛋率也比去年低,所以今年1-8月辛集養殖戶雞蛋總收入比去年同期低。


今年淘雞收入比去年高

今年受豬瘟影響,禽肉價格堅挺,淘汰蛋雞價格屢創新高,蛋先生統計了東北三省、山東、河北、河南、湖北等幾個養殖大省,平均淘雞價格比往年同期高2-3元,取中間值2.5元,每隻雞算4斤,今年養殖戶每隻淘汰雞多收入10元,這是實打實的,得感謝二師兄。

今年飼料成本比去年略低

假設以家庭經營為主的養殖戶戶沒有外債,沒有利息,不核算固定資產貶值,那麼雞場的各種開支包括:飼料、人工、水電、設備損耗、平時非正常死淘等等,其中飼料是最主要的開支。今年玉米價格比去年稍高,豆粕比去年低,整體飼料成本比去年略低。


今年養殖戶總收入比去年稍高

通過上面詳細的計算,可以看出,今年1-8月辛集地區養殖戶雞蛋收入整體比去年低,淘雞收入比去年高,飼料成本稍低,非正常死淘、藥品、保健品等開支比去年大。如下圖:

因此蛋先生粗略推算:今年主產區養殖戶每隻雞整體比去年多收入5-9元,很難超過10元。每隻雞比去年多賺不到10元,這是發橫財了嗎?是暴利嗎?所以說,養蛋雞不算帳,越養越窮!

當然,地區不同,養殖水平不同,收入差距較大,今年真正發點小財的是那些蛋價相對高的地區,雞又養得好,產蛋率較高的養殖戶,但也不可能達到每隻雞70元。


草根行業沒有暴利!

目前中國蛋雞養殖還是以家庭經營為主的散戶主導,但「散戶」的性質和規模卻在發生變化。以前養個三五千作副業,現在都是1-3萬的專業戶了,規模大了,各種隱性開支成倍增長。

1萬隻蛋雞,固定資產和前期育雛至少60-80萬,早已超出普通農戶的家庭承受能力,沒有外債是不可能的。花大價錢投入的雞舍、設備、水電、道路等,不養那天都是廢磚爛瓦!1萬隻雞,一個周期(16個月)下來多賺了幾萬塊錢,比起超高的固定資產貶值和沉重的債務,真不值得任何吹噓!

再扯遠點,這十多年來,蛋價基本在2-5元間徘徊,而同期房價、人工、運輸、醫療、生活開支等翻了數倍,養殖戶實際利潤逐年縮水。所以很多養殖戶總感覺,養雞越久,錢越不夠用,手頭越緊張,生活質量一年不如一年。

養殖行業根本就是一個利潤低、周期長、風險大的草根行業,行情好時賺點小錢,比打工稍強,還得精打細算;行情不好,還不如打工;遇到極端行情,可能虧得一輩子爬不起來。

蛋先生說這些不是打擊大家,只想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草根行業沒有暴利,真有暴利,也輪不到我們草根干,早被那些房地產的「社會精英」搶走了!養殖戶賺點小錢就成天喊暴利,會被那些真正的暴利行業笑話。

養殖業沒有暴利,只能腳踏實地的賺點辛苦錢。

以上為蛋先生個人看法,僅供交流,不能作為投資依據,如因此產生虧損,概不負責。

(完)蛋先生 2019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