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痞子氣十足!九個場景讓一個熊孩子完成了蛻變,李靖功不可沒

2019-07-28     母嬰期刊

文/可馨育兒

最近一部老少皆宜的動漫受人們喜歡——哪吒。筆者真的被哪吒這部電影震憾到了。他有著雙重人格,亦正亦邪,亦仙亦魔,並喊出了自己的人生觀「我命由我不同天」!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改變了自己命運!

哪吒的出生就帶著強大的氣場,先把周圍的環境破壞一番,這讓四方鄰里對他產生畏懼。是一個十足的上房揭瓦的熊孩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場景。

一、老者讓殺了哪吒

哪吒被母親懷胎36個月生了出來,可惜被申公豹偷了靈珠,魔丸就成了哪吒的化身。這讓出生就是肉球的哪吒身上有了「邪惡」的種子,最後被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困住魔性,才得以有了童真的一面。而陳塘關的長者因為害怕哪吒為害人間,讓李靖除掉哪吒,而李靖於心不忍,要好生教導哪吒。作為父親,對哪吒非常嚴厲,但是還是在鄉親們面前偏袒兒子,這就是父愛的模樣吧。

二、母親與哪吒玩耍

母親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斬妖除魔,守護陳塘關一方百姓的安寧,他們想通過這樣的義舉,去贏得鄉親們對哪吒的寬容之心。這也讓哪吒整天困在家裡,由於缺乏父母的陪伴,他也成了家裡的破壞者,房子這少幾塊磚,那掉幾片瓦的。後來,母親在牆下喊哪吒一起踢毽子的場景,真的把哪吒寂寞的心都給融化了。雖然哪吒充滿了戾氣,玩耍也帶了不少殺氣。母親即便玩毽子受了傷,最後還是堅持穿上鎧甲與之快樂玩耍。他母親認為,只要哪吒開心,這就是對他最好的補償,這就是母愛的模樣。

三、哪吒外逃生是非

哪吒被困在家中結界時,通過扔石頭離間兩個結界獸,在他們爭鬥時,哪吒逃了出去。當街上的人們聽到有小孩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查十個數字時,剛開始人們還沒有反映過來,後來大家四處逃竄,就像躲避瘟神一樣。裝死的、跳井的、躲藏的、衝出轎子的……如同雞窩裡進入黃鼠狼一樣!哪吒開始戲弄鄉鄰,跟他們玩躲貓貓。這緣於鄉鄰們把他看成魔鬼,這是一種報復性的戲弄。

四、扮小孩戲耍小孩

一個戴面具的小孩,給他們夥伴的老大,出了個餿主意要對付哪吒,斷橋、刀雨、滾石、蜂窩、泥坑……哪吒經歷了這些,一定會很慘的!最後戴面具的男孩,摘掉面具竟然是哪吒,這讓一幫小孩體驗了一把自己設計的陷阱。他是對這幫小孩充滿仇恨的,因為小時候想和小女孩一起踢毽子,卻被這幫小孩的老大扔雞蛋和雜物在身上,最不能容忍的是喊他妖怪,被他們當成異類對待。

五、變身術戲弄老師

太乙真人攜哪吒進入他的江山社稷圖裡,玩漂流、滑雪真是迎合了孩子的童真。但是,還是被哪吒嗤之以鼻!太乙真人教哪吒變身術,想著自己花了半年功夫才學會,哪吒不可能短時間內學會,這樣他可安生學習,自己也能安穩睡個好覺!可是,沒想到這時,哪吒的母親出現喊醒太乙真人,結果他左找右找,發現水裡躺著哪吒的屍體,著實嚇得不輕,抱出來趕緊做心肺復甦加人工呼吸。原來其母乃哪吒之化身,水中救出的幻化的哪吒瞬間變成癩蛤蟆,太乙真人也中了毒,結果找解藥時,還把老師的褲子給燒了……像不像學校里,那些惡作劇令老師頭疼的熊孩子呢?

六、申公豹教唆鬧事

在哪吒的生日宴開始前,哪吒準備停當,正準備興奮出場,申公豹卻出來挑事,告訴哪吒的來世今生,他就是一個魔丸,一直被蒙在鼓裡。生日宴上,太乙真人自己的坐騎豬化身風火輪送給了哪吒,又配以火箭槍和混天凌,集齊了所有裝備,哪吒準備大開殺戒,被其父母和太乙真人攔截打鬥,最後離家了。

孩子的心智模式是非常單純的,大人教成啥樣,他就會變成啥樣,教育孩子一定要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七、受到感化勇救人

在哪吒對家庭失去信心時,坐騎豬飛過來了,「播放」其父和太乙真人求元始天尊的時候,看門吉祥物小云云告訴他,在天劫來臨時,可以用自己的命換回哪吒的命。此時哪吒明白了父親的用心良苦,決定回去救人。此時敖丙已經汲取四方海水,在陳塘關上空集結出一個巨大的冰塊,準備用滅頂之災的方式,送下方百姓最後一程。此時,哪吒飛身來救,亦正亦邪的哪吒化身正義,用三頭六臂頂住巨大的冰塊,有點像當年孫悟空頂住如來佛祖巨大的手掌的場景。

現在並不提倡孩子非要勇敢救人,但是一定要心底善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八、善良不被人理解

當海夜叉上岸只為擄走一條狗時,哪吒出現了,他想為民除害,幫助人們趕跑妖怪,本來想用控火收拾怪物,可它順走了小女孩,避免傷及無辜,他中斷了控火。此時,他分得非常清楚,誰是人何為妖!當海夜叉逃到一片水缸里時,哪吒也不忘呵住眾人,讓他們親眼看見他為民除害,以便證明自己的除暴安良!當海夜叉逃到海邊,準備投入水中時,海水瞬間成冰,這時的二號人物敖丙出場,先是敖丙和海夜叉的打頭,再有哪吒和敖丙的打鬥,再到後面的三人混戰,最精彩的場面還是沒有被村民看到,哪吒依然被人誤解。

有時候,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明明是自己沒有錯,確被大人誤解,被責怪、受懲罰,心裡的委屈沒有懂,也沒有人理解。

九、交到唯一的朋友

哪吒在和敖丙的打鬥中,也讓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兩人踢毽子的場景,讓筆者想到兒時的童年,小孩有自己的世界,他們要求不多,有個小小的毽子、紙片、桃核……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玩具,能玩好很久。哪吒和敖丙也一樣,他們都是從小不被人理解的人,能找到一個志趣相投的人,雙方相互認可和接受,真是兒時難得的朋友,也像極了勢均力敵的愛情!這種感情在後來天劫時得到了驗證。即使是敵人,也可以化敵為友,共同面對挑戰。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忽視了孩子交際能力的培養,讓孩子的童年不空虛,有些童真,家長真的給不了。

國產動漫的崛起

真的,看到國產動畫片能達到如此進步,筆者內心是非常欣慰的,過去那些粗製濫造影片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電影,一定是匠心的,有情懷的。中國向來不缺少神話志怪故事,從《山海經》到《搜神記》,再到《太平廣記》、《中國神話》、《封神演義》、《聊齋志異》、《鏡花緣》等,過去的垃圾製作,很難讓國產動畫走出國門,從《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讓我們見證了國產動漫的崛起!

熊孩子的煩惱

整部電影從開始到結尾,太好哭了,淚點莫名其妙變低,從頭哭到尾,一個很好的父親對兒子的不離不棄;一個一直被世人誤解。人心中的偏見就像一座大山,不管哪吒是否真的打敗了海夜叉,人們都認定他是妖怪,認定小女孩是被他帶走的。不管敖丙有沒有救人,只要他是妖,就是壞的。事實上,人們已經給這些孩子打上了標籤,就很難被揭掉,可是他們,並沒有做什麼壞事!

哪吒的人設無疑是叛逆的,兩手插在褲兜里愛搞破壞的熊孩子,這是一個專門坑爹的主兒,估計父母要陪不少銀子。在父母的愛和包容的感化下,哪吒的魔性慢慢轉化為正義,可見熊孩子也需要被認可,也是可以走向走道的。最後,世人才明白,原來哪吒才是他們的救命恩人,在巨坑的邊緣紛紛下跪表示感謝!哪吒這一壯舉,救了整個陳塘關,哪吒完成了蛻變,當然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態度功不可沒,百姓們終於放下了他們心中的那座大山。

最後,我們會想起哪吒無聊時口中念叨的打油詩: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皮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eIcQmwB8g2yegNDlq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