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不用總跑醫院了!有了它,在家就可以被醫生隨訪!

2020-06-18     健康時報

原標題:心血管患者不用總跑醫院了!有了它,在家就可以被醫生隨訪!

心血管疾病的造成危害也不可小覷。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對於一些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在常規藥物治療無效情況下,需要使用心臟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等幫助維持生命。

「我國一年要植入近10萬台起搏器,累積下來有100萬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院長蘇晞教授曾在2018年「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大會上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 對於這些人來說,做好定期「醫生隨訪」,非常必要!

為什麼要重視定期隨訪

隨訪,簡單說就是定期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患心血管疾病後,大部分患者都知道要在衣食住行上「下功夫」,減鹽、戒煙、合理運動……但往往會忽略了隨訪。而隨訪對於心臟植入設備的患者,恰恰更為重要。

就拿起搏器來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就設有起搏器隨訪室,為患者提供專門的隨訪服務,可見其重要性。

在隨訪室門外等候的患者,圖片來源: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一般植入起搏器後,需在術後一年內到醫院複查4次,分別是出院前和術後1、3、6個月份。之後可以適當延長至每年1次,在臨近電池耗竭前則應每1-3個月就進行一次隨訪。這意味著需要反覆到醫院就診。

雖然麻煩,但隨訪一定要按時進行,因為:

0 1

隨訪,能幫助醫生了解心律失常情況

植入起搏器後,仍存在發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定期的隨訪恰恰可以及時發現不良情況,避免嚴重的心血管事件發生。起搏器不僅能幫助心臟正常規律跳動,它本身自己還有「儲存功能」,醫生可以通過回顧儲存信息,可以個體化的調整參數,達到模仿生理性起搏。

02

隨訪,可為患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不是安裝了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就萬事大吉,大部分的患者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教授在2018年「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大會上談到,像遠程隨訪系統會收集病人很多的信息,全面記錄病人心律,以及機器對數據的反饋,發現病人的問題時,可以及時通知和處理,比如說心律過速我們就及時通知他來醫院並建議調整藥物。

03

隨訪,輔助醫生判斷心功能變化

有些起搏器還會記錄一些與心功能相關的指標,並且記錄長期的趨勢,可供臨床醫生評估心功能變化、制定治療方案作為參考。

04

隨訪,才能了解植入體內的裝置是否運行正常

起搏器是一種電子裝置,它也有使用壽命,當電量耗盡的時候,它也無法正常工作了。比如,有患者安裝起搏器後自覺心率減慢,而檢查發現主要為電池耗竭。 而隨訪,恰有助於及早發現電池耗竭情況。

另外,起搏器配套的電極導線也需要長期監測它的完整性。

隨訪不用都跑醫院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不少患者不能按時進行隨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陳柯萍教授在2018年「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大會上談到,阜外醫院近70%的患者來自外地,路途遙遠,起搏器手術後的門診隨訪交通成本巨大。

遠程隨訪系統的出現,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用跑醫院,在家就可以完成自助隨訪。

只需要把CareLink遠程隨訪系統放在身邊,它就能通過WIFI或數據網絡傳輸起搏器的數據給醫生,醫生或隨訪人員可隨時遠程查看報告並給出反饋。

CareLink遠程隨訪系統工作示意圖

使用CareLink遠程隨訪系統,相當於患者聘請了一位「私人」醫生。更重要的是,該儀器還可預警,在患者感到身體不適前,通過數據預測健康隱患。

CareLink Express Mobile使用方法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院長蘇晞教授表示,遠程隨訪減輕了病人來迴路途上的奔波,還增加信息傳輸時間段,它還有觸發功能,患者一旦不舒服就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對醫院來說,減輕了很多工作負擔。

使用遠程隨訪技術後,與傳統的診室隨訪比,可以減少58%的診療流程時間,可降低60%的起搏器檢測時間,可降低心衰患者35%的急診入院率。

普通診室隨訪與遠程隨訪的流程對比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牽頭完成的「CIED遠程隨訪中國專家共識」於2019年正式發布,遠程隨訪已經成為CIED術後管理的標準管理策略。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在亞太地區CIED患者管理線上峰會上談到,在疫情常態防控期間,加強CIED患者的管理是醫療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環,應用創新的遠程隨訪能夠更好的減少醫患暴露,幫助患者長期康復。

本文參考資料:

胡盛壽, 楊躍進, 鄭哲,等.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J]. 中國循環雜誌, 2019, 034(003):209-220.

高焱莎, 周益鋒, 吳學敏. 心血管電子器械植入術圍術期評估和康復隨訪[J].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 2018, 033(004):490-493.

張穎, 任曉慶, 王方正,等. 心臟起搏器植入後的規範化隨訪與程控[J].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誌, 2012, 012(003):146-149.

2018-07-07第十二屆中國中西部心血管病學術會議 「網際網路+智慧醫療」媒體見面會

https://mp.weixin.qq.com/s/ui6l0MjL-F6xIPZY1q2Jdw

劉長綱, 孫蕾, 張旭霞. 永久心臟起搏器程控隨訪的臨床研究與應用[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誌, 2014, 017(002):204-206.

Crossley G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1; 57:10

Raatikainen MJ et al. Europace, 2008: (10):1145-51

Medtronic data on file. MyCareLink Limited Release, Patient Survey 2013.

Asia pacific online CIED summi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V2lyHIBd4Bm1__YIn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