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住「五個關鍵點」,才能牽住「三農」工作的「牛鼻子」

2019-07-29     布衣殘筆

很多人都覺得「三農」概念空泛,很難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把握。簡單問題複雜化,就很難理解和把握。複雜問題簡單化,才能看清本質,抓住關鍵。「三農」工作,就是農村、農業、農民工作。「三農」工作的目標,就是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

牽住「五個關鍵點」,才能牽住「三農」工作的「牛鼻子」,才能有效推動農村全面進步、農業全面升級、農民全面發展。

豐收的喜悅

牽住「產業」關鍵點。產業發展,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沒有產業的振興,就不可有農村的振興。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為主打」的原則,聚焦本地農業特色產業,逐步打造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推動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建設,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

專業技術人員創新示範

牽住「人才」關鍵點。專業技術人才,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支撐,沒有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就不可能有農業的興旺。要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不斷提高農民的農業技能水平,讓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成為「三農」工作的主體力量。要加強人才引進,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引進規劃、文創、旅遊、營銷等方面人才。要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造就一支愛農村、懂農業、親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

農村文化牆

牽住「文化」關鍵點。鄉村文化,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靈魂工程,沒有文化內涵的農村,是沒有精氣神的農村。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村文化建設的各方面。要保護好、傳承好鄉土文化,加大農村藝人的提升培訓,培養更多傳統手工藝繼承人。要大力實施鄉村文化惠民工程,優化鄉村文化資源配置,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山清水秀新農村

牽住「生態」關鍵點。良好生態,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必然要求,沒有良好的生態,就不可能有美麗的農村。要大力抓好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對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和監管力度,全面保護好真山真水、原生原態,留住鄉愁記憶,打造美麗家園。要深入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治理,加快實現村莊建設規劃全覆蓋,全面開展農村改廚、改廁、改圈工程,整體提高廚房衛生清潔程度。

基層黨組織是帶領群眾致富的火車頭

牽住「組織」關鍵點。黨的基層組織,是做好「三農」工作的強力保障,沒有堅強的戰鬥堡壘,很多工作就容易偏離方向。要著眼於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持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黨的領導統攬全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發揮村民監督的作用,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

「三農」,上級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基層普遍關心。需要抓住關鍵,需要重點突破,更需要求實、務實、紮實。

寫意新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ONsQmwB8g2yegNDiJ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