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策馬奔騰無疑是一件看起來非常豪爽的事情,看著萬馬狂奔、嘶鳴,馬過之處揚起的飛沙走塵,也是一件讓人心潮澎湃的事情。這次在張掖就去了現在世界上第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距今2130多年,也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單一組織。山丹軍馬場面積2195平方公里(比兩個香港特區稍大),在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山丹馬場占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山丹軍馬場 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市(州)六縣,總面積329 .54萬畝,其中草原184.98萬畝,耕地40.3萬畝,林地80萬畝,其他面積24.26萬畝,海拔2420-4933米。
山丹軍馬場自1949年9月建場以來,近50年一直歸屬軍隊管理,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也是我軍最大的糧油肉生產基地。每年都要輸出大批的駿馬良驥支援國防和經濟建設。特別是培養出來的"山丹馬",是我國少有的挽乘兼用優良品種,近幾年來已向全國各地輸送10萬多匹。為我國的良馬培養做出了重大貢獻。
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早在三千多年前,這裡就已養馬。自西漢以來,這裡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裡遂成為歷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經久不衰。山丹馬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剽悍,耐粗飼,適應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優,是馱、乘用的良驥,目前共有一萬多匹馬。
據史料記載,這裡的養馬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自西漢武帝在此屯兵養馬以來,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並引進各種西城良馬,培育出了馳名天下的山丹馬。東漢時鑄造的武威銅奔馬,則是山丹馬的形象再現。 山丹軍馬場地處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灘。大馬營草灘地域廣闊,牧草繁盛,是歷朝歷代屯兵養馬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山丹馬是以當地蒙古馬和西域良馬雜交培育而出的,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適應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均屬上乘,是不可多得的良驥。
作為全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這裡也是氂牛、藏羊、馬鹿和山丹馬等優良畜種的養殖基地,我們在這裡也看到了大片的牛和羊,看它們自由自在的奔跑、吃草、和休息,別提多麼快活自在了。
山丹縣作為張掖的東大門,山丹軍馬場已經被很多人知曉,來張掖,幾乎都是要來這裡走上一走的,看萬馬奔騰,親身體驗騎馬的感覺,看無邊的草原都是一個值得被記住的體驗。
這裡也是很多影視的取景地,比如《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絲路綠寶石》《窟窿峽的隨想》《焉支風流》等等
如果你七八月來自駕,真的不會失望,西部地區可以說一路上都是油菜花盛開,當然來山丹軍馬場的路上也是金燦燦一片,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會看到彩虹。
軍馬場周邊景區有窟窿峽,大黃溝峽谷森林景區,將軍石景區
山丹軍馬場現公共運輸並不發達,且幾個廠間距離較大,乘班車遊玩並不方便,推薦自駕或包車前來。推薦從227國道扁都口處進入三場,再從一場向山丹縣方向離開,路況較好。
公共運輸
1. 武威市盤旋路客運中心每天11:00有一班班車前往軍馬一場,車程約3小時。
2. 張掖市西環路汽車站每天13:30有一班班車前往軍馬一場。
3. 山丹縣每天9:00、15:40各有一班班車前往軍馬一場。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山丹軍馬場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習小遠的視界 更新: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