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GPU換四件馬甲賣4年:nVIDIA的牙膏戰術完全不輸Intel

2019-12-31     淘數碼

nVIDIA版牙膏皮:帕斯卡Pascal架構的GP108

從2017年的GT1030開始,這塊GPU已經被壓榨到了極致。桌面版最高功耗能壓在40W以內的它,順其自然地成為黃主刀手中入門級Mobility GPU最佳選擇:

GP108 VS GP107的閹割關係一圖分曉

384條流處理器、64bit顯存位寬、14nm製造工藝、30W以內的功耗、接近GTX750的性能,在低功耗極簡風盛行的筆記本顯示領域,讓這張目前nVIDIA在售產品中性能最差的一款GPU,成了名副其實的印鈔機。

GT1030、MX150、MX250、MX330,改四回名字,依然都是這顆GP108核心

從桌面版40W,到「滿血版」25W,再到「殘血版」10W

同名不同命的情況,在這張顯示卡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鑒於不同型號、設計重心的筆記本電腦對GPU性能、熱功耗的要求不同,這塊GP108核心在不同筆記本電腦上的性能是大有不同的(下圖):

功耗不同的MX150顯卡,性能差距在20%左右

因此,很多買了低功耗輕薄筆記本的用戶,吐槽自己的MX150性能太差,完全比不來古董級的GTX750顯卡,原因就在於功耗被閹割了。當然了,隨著nVIDIA在GPU市場統治地位的鞏固,升級換代這種事也在移動GPU這裡斷了香火,導致馬甲換皮事件再度發生: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官方加壓最為致命:MX250閃亮登場(注意,上圖ROPs數量識別錯誤)

光柵單元、紋理單元依然還是16/24,以AIDA64數據為準

自GP108首次以GT1030之名亮相以來,MX250已經是它第三個名字了(三姓家奴?)。設備碼1D13為它和其「前輩」MX150在驅動程序中劃清了界限。當然了,和Intel換代時稍微超頻那麼一丟丟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這樣帶來的「性能提速」更為令普通消費者接受:

MX250比MX150在核心頻率、顯存頻率上小超了一點

MX150對比MX250的官方超頻如下:

  • 默認頻率:1468MHz 1518MHz
  • Boost頻率:1532MHz 1582MHz
  • 顯存頻率:6008MHz 7000MHz

至於其他方面,沒啥變化,MX250依然是殘血版10W、滿血版25W換名繼續賣,不僅如此,它還迎來了第四次改名~ ╮(╯╰)╭

nVIDIA Geforce MX330閃亮登場

沒錯,老當益壯的GP108在上市的第四個年頭,第四次改名為MX330「全新」發售!

大家很快就可以在下個月的各品牌筆記本電腦上看到這款「全新」GPU開賣了!

毫無疑問的,MX330和GT1030、MX150、MX250採用了完全一致的GPU核心,當然也會具備兩個檔位的功耗(10W/25W)搭配不同筆記本產品,至於時鐘頻率方面,小超一下估計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下一代的MX350換核心了(下圖):

MX350移動顯卡依然還是帕斯卡核心,但SP數量升級為640條

換句話說,MX330和MX350的差距,肯定要比MX230、MX250大得多了。滿血版的MX350應該搭配了14nm的帕斯卡GP107核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GTX1050。它具備640條流處理器,性能表現應該比MX330強40%以上。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顯存位寬仍為64bit,而非桌面版GP107使用的96bit或128bit。

總結

至此,GP108的奇妙冒險之旅大概就介紹到這裡。MX330這一代已是它第四次改名登場,而這似乎並不意味著故事的結束,未來的MX400系列移動版顯卡能否還有GP108的一席之地?

就看AMD和Intel努不努力了~╮(╯╰)╭

感謝閱讀本文,我們下期GPU漫談節目再見!ヾ(•ω•`)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C1CW28BMH2_cNUg-M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