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1月27日,大年初三,作為崇明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增補隊員,崇明區傳染病醫院呼吸科護士陸春燕,接到了當晚7點08分火車出發去武漢的「集結號」,她掩藏起離別的傷感,帶上早已準備好的行囊,和父母、愛人、女兒匆匆告別,她深知此行肩負的重任,仍毅然踏上了援鄂的征程。
穿著「太空服」上崗 我要照護好病人
在武漢,陸春燕被安排到了金銀潭醫院,正式進醫院前她接受了嚴格的培訓。此次援鄂,既要救治病患,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安全,這是臨行前領導和家人的囑託。每天進病區之前,陸春燕都要嚴格做好防護,穿上防護服,戴上雙層口罩和防護面罩以及三層手套,穿著這樣的「太空人」裝備,對於一個什麼都不用做的人來說就已經是負擔了,更不要說醫護人員要穿著這套裝備,在病區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要說最需要克服的困難,就是她們都不敢多喝水,因為醫用防護服緊缺,為了不上廁所,她們包了尿不濕,同時也儘量少喝水。
到了武漢後為了方便,陸春燕把頭髮剪得更短了
「我一般上班前吃兩個雞蛋、一點巧克力,水只敢咪著喝兩小口。」為了減少排尿,陸春燕就這樣控制飲水量。不過,每次工作完成之後,她依然滿身大汗。她說:「接下來我準備試試不用尿不濕,因為控制了喝水量,加上穿了防護服非常悶熱,身體里的水分都從汗腺排出了,五六個小時工作下來根本沒有多餘的水分排尿。」很難想像,一線醫護人員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天要工作五六個小時,但即便有再多的困難,她們都在盡力克服。
剛分到病房工作時,有一天上班,陸春燕剛給病人分發好晚飯,突然覺得胸悶不適,心跳一度達到了每分鐘150次,她仍堅持給一位重症的患者喂好飯才走出病房。在病區外,她休息了半小時左右,待心率恢復平穩些,又重新回到了病區工作。在病房裡,陸春燕悉心照顧病人,為患者端茶送水,送藥喂飯,幫助重症病人解決大小便等問題。凡是病人有需要照護的,陸春燕都會儘自己所能,給予細心照顧。「這些病患沒有親人在身邊照顧,我們作為醫護人員,就是要用自己的專業護理技能,照顧好他們,幫助他們早日康復。」除了日常照顧,陸春燕還會對輕症的患者開展健康宣教,鼓勵患者多運動,教患者七步洗手法和呼吸操,讓患者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更快地恢復健康。
你要配合我們的治療 因為你的家人在等你
二月的武漢,春寒料峭。有天傍晚,病房裡來了一位50多歲的吸高頻氧患者,陸春燕用普通話與他交流,但是患者始終不願意開口說話,也不願意配合治療,一直在默默流淚。陸春燕就讓旁邊床位的患者把她的普通話翻譯成武漢話,但這位固執的患者仍然不願意配合。休息間歇,陸春燕找了一位武漢本地的醫護人員,詢問是否知道4床的患者不肯配合治療的原因,才得知這位患者的妻子因為新冠肺炎去世不久,兒子還在重症監護室。那一刻,陸春燕既同情這位不幸的患者,更深知這樣的患者需要從心理上給予疏導。於是,她又一次回到病房,在這位患者旁邊耐心開導:「叔叔,你要配合我們的治療,因為你的家裡有人在等著你,或者你好了以後,你可以等你的家人回來。」這樣的話語說出了患者內心的傷痛與希冀,他不禁潸然淚下。在陸春燕的一番勸導下,這位患者終於打開了心扉,漸漸開始願意配合治療。陸春燕又囑咐病房裡的其他患者:「這位叔叔情況比較特殊,病情相對也重一些,我聽不懂武漢話,他有什麼需要的時候,麻煩你們幫他轉達一下,可以隨時叫我。」每次陸春燕上班,都會在這位患者病床邊多待一會,跟他說說話,鼓勵他要堅強,因為還有家人在等他。「疫情之下,有時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心裡的窗戶關上了,就仿佛跌入了黑不見底的深淵。如果我們能多一份關心,多一聲問候,或許就能讓一顆冰冷的心漸漸融化,把光亮照進他們的內心,給患者帶去更多的希望。」陸春燕說。
出征一個月瘦了5斤 使命在肩勇往直前
為病人量體溫、量血壓,測氧飽和度……這些工作都要和病人直接接觸,醫護人員並非無所畏懼,但是她們肩負使命,讓她們勇往直前,為疫情防控築起「銅牆鐵壁」。帶著這份使命,不知不覺,陸春燕已經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工作了一個多月,而這30多天裡,她的體重從原先的94斤降到了現在的89斤,足足瘦了5斤。工作的辛勞不言而喻,她卻笑著說:「剛好不用刻意去減肥了。」
2月中旬,上海的醫療團隊進駐金銀潭醫院的北四病區,陸春燕回到了上海的醫療團隊,在新的病區,她參與病區布置,照護新的患者。在這裡,她把陽光、熱情、開朗的一面帶給患者,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讓患者保持一顆良好的心境。她與患者相處融洽,還利用休息間歇教病區里的患者說崇明話,歡迎患者康復後到祖國第三大島——崇明島來玩。
而說起崇明,陸春燕心中滿是牽掛,牽掛自己的父母,牽掛自己的愛人,牽掛自己的女兒,這一個多月,很漫長。休息的時候,她會和家人通過微信報平安。想家的時候,她會拿出手機看看家人的照片。陸春燕的女兒多多今年8歲了,這一次媽媽離開家去支援武漢,她很懂事,也很貼心,告訴媽媽在武漢不用擔心她,她會乖乖聽話。只是當獨自靜下來的時候,她也會想媽媽,也會悄悄哭鼻子,想媽媽什麼時候能回家陪陪她?但她知道媽媽是「白衣天使」,在武漢,那裡有病人需要媽媽照顧,等這場「戰鬥」勝利了,媽媽就會平安回家。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待到疫情散去,「白衣天使」平安回家,我們一起擁抱春暖花開。
記者:朱敏歡
編輯:毋曉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AAekHABgx9BqZZI73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