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陳冠希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2019-12-19   時光和小阿離



最近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當然從官媒首肯的態度看來。

大多數人認為李子柒不止是文化輸出,更像是一種中國文化的符號。

但是評論李子柒觀點一不對,就各種罵聲上來。

這也是我覺得有點可怕而且不敢寫的緣故。

其實論文化輸出,有一個人在大米飯看來,一直都占有無與倫比的地位。

他就是,陳冠希。


1980年,陳冠希在加拿大溫哥華出生。

在百度百科陳冠希的簡介中他的職業是:歌手、演員。

他是香港出道的,是二十世紀亞洲演藝界最知名的面孔之一。

2000年他在樂壇出道,發行過多張專輯。

早在2000年的時候,在中國還極少知道說唱的時候,陳冠希就已經開始了華語說唱。

當時港媒稱他為:「少年氣十足的新晉歌手」

2002年因在電影《無間道》中飾演少年劉健明而嶄露頭角。

2005年參演了電影《頭文字D》,該片在內地累計票房達6300萬,6次獲獎,12次提名等。

之後還參演了多部電影和電視劇。

但我覺得與其說他是演員歌手還不如說他是亞洲潮流鼻祖。

第二屆紐約中美發展論壇的演講中,陳冠希曾經大言不慚地說到:

「我們要向世界證明,「中國製造」的質量並不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差。」

而跟他一起演講的是人工智慧三大教父之一,Facebook的 AI 實驗室負責人,矽谷知名孵化器500 startup的合伙人,還有前佳士得首席企業社會責任官。

在這種論壇上講中國製造。

陳冠希算不算文化輸出呢?


2004年,當全世界對中國還停留在「製造,抄襲」的印象中。

陳冠希便創立CLOT。

在當時,人們很不解甚至是嘲笑他這種潮流文化,一度成為所謂的「奇裝異服」。

但實際情況是,在全球的潮流品牌中,陳冠希的自有品牌還真的占有一席之地。

在國內基本只有年輕的潮流愛好者才知道這個品牌和他的地位。

但其實陳冠希的店。

早已經開往了洛杉磯、巴黎等著名的潮流聖地。

憑什麼陳冠希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有個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現象是,外國人在看到「made in China」時,永遠都是

「哦,中國的東西都是抄襲的。」

而陳冠希沒有放棄。

10 幾年前,他第一次去和 Nike 談要做一雙鞋,Nike 說,你是香港公司,我們從來沒和香港合作過。

而實際上此時Nike有一半的鞋子,都在內地生產。

他用了 3 年的時間來證明,中國人的創造力不比別人差。

10 年過去了,CLOT還在和 Nike 合作,也做了各種聯名。

潮流圈如果你不認識陳冠希,那只能說,你連什麼是潮流都不懂。

而說起他,大家也終於開始露出崇拜的目光。

他的文化輸出,真的是很野。

2006年在NIKE合作的第一款鞋「Kiss Of Death 」,;


鞋底和鞋墊上都印有中醫的腳底經脈圖,鞋盒是 中國古書的樣式。



而這雙鞋,全球只賣500雙,有市無價。

一發不可收拾的是,陳冠希在推崇中國文化上的堅持。

連日本涼鞋品牌SUICOKE,簡單的一雙鞋,卻搭配了茶具、玉佩、羅盤、古裝書等器物。


這種滿滿的中國風,只有中國人看了才會會心一笑。

把中國文化帶到外國人看不起的中國製造,意識到中國潮流是多麼獨特。

比起網絡上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李子柒。

我覺得陳冠希這種帶著商業氣息的文化輸出,一點也不遜色。


2017年時候,陳冠希在紐約大學演講中不斷重複著一句話:

「真的,我已經 37 歲了,我老了,你們才是年輕的一代。」

那時候,37歲的陳冠希是潮牌創始人、行為藝術家、演員、歌手還加了一個新的稱號—父親。

從他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真正變成了寵女狂魔。

在網友心中他的形象也不再是演員歌手,而是奶爸。

不管是ins還是微博,他女兒的身影隨處可見。

那個懟天懟地的男人,如今變得柔情似水。

買定製球鞋,買女兒最喜歡的抱枕,買下她想要的一切。

他說:「世界是很混亂的,我希望在這個非常亂的世界裡做一個好爸爸。」

從我認知的懟天懟地懟全世界的陳冠希,在有了女兒後,變成了一個無比溫柔的男人。

大米飯我看過幾次陳冠希在採訪中提到關於家人的眼神。

那種感覺就是你會突然懵逼著:這真的是陳冠希嗎?

而這,也是我特地敢拿出來做比較的。

在家庭觀念方面,中西方有挺大的差異。

中國人對於家庭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全世界有名的。

而陳冠希這個從小生活在國外的人,卻把骨子裡最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發揮到淋漓盡致。

還讓更多外國人到了這屬於中國人獨特的一點。

這種行為,算文化輸出嗎?


我知道,就算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陳冠希是在做生意。



是庸俗。


但很多奉行李子柒的人不知道的是,李子柒一年的商業變現是個多麼龐大額數據。


在油管上發視頻是有分成的,按照公開數據,其單月收入在38.83萬-73.79萬人民幣之間。



算下來一年,平均也有個600萬。


這還不算國內的收入。


當然,我覺得這種挺好的,在國內製作視頻賺外國人的錢,簡直是我輩楷模。


但同樣是賺錢,不能到了陳冠希就變成庸俗。


更甚至,我知道很多人在提到陳冠希都會忍不住提起當年的某件事。


我是極其厭惡這種拿著低俗當趣味。


是非對錯既已過去。


陳冠希就快四十歲了。


他不喜歡唱情歌,就閉關錄了張hiphop專輯,花費144個小時;


網友說他變老了,他就素顏拍封面,臉上更顯一路走來的痕跡;


為妻子孩子怒斥噴子……


這樣的40歲,我覺得挺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