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數字":看似掌控著一切,其實並不存在!

2019-10-18     科學的奧秘

"數字″很平常啊!但你不知道,它又很神奇。"數字″掌控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甚至掌控著整個宇宙的一切變化和運動,它是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真正的"神″。

當你剛出生時,父母首先得知的是你體重"幾斤幾兩″,這是表象。內里,你身體內的細胞能分裂的次數或者線粒體端粒的長短早已基本決定了你壽命的長短。所以每個人生命伊始,就牢牢地被"數字″鎖住了。

而每個人的成長,生活,工作和學習,都必然伴隨著"數字″的變化以及對"數字″的理解與運用。即便我們閒暇時的棋牌娛樂,也無非都是在做一些"數字″的排列組合而已,但我們卻樂此不疲,這是因為"數字″的排列組合相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是無窮無盡的。而人的天性就是喜歡在"無窮變化」中漫遊。因此"數字″環繞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誰也不能逃脫無形的"數字″牢籠。

然而不僅是我們人類,就算是整個世界,甚至是浩瀚的宇宙同樣也是"數字″的奴隸。宇宙中任何物質的速度永遠超不出29979246m/s這一極值;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原子數量超不出10的100次方這個數值。(即古戈爾googol,谷歌的原意就是googol)

可以說"數字″之神控制著自然界的一切運動和變化。因此人類自然科學的研究總是止步於更精細數據的獲得,比如在粒子物理學方面,2012年歐洲核子中心根據探測器的數據經過複雜運算,宣稱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就在人們認為物質的基本粒子已經找到的時候,科學家又通過新的數據計算髮現:如果具備一台更大規模的強子對撞機,人類將找到比希格斯玻色子更小的粒子。而此時粒子物理學界對這一令人沮喪的結果只表示了默認並對他們的錯誤加以沉默。

可是,更精細數據的獲得真的就能使人類解密宇宙的密碼了嗎?或許並不是這樣。就拿粒子物理來說,所謂的"最基本粒子″也許並不存在。因為"物質的沒有盡頭正是數字無盡頭的真正體現″。

到此我們不禁要問:物質世界真的是如此玄乎而不可捉摸嗎?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其實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時″和"空″去探究,因為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時和空的組合。首先"數字″可以描述和表示非常短的時間以及非常長的時間,在我們生活中1秒是很短的時間,而宇宙年齡137億年則是極其漫長的的時間。我們幾乎無法想像怎麼把1秒和137億年聯繫在一起。然而通過後面的計算和類比,你可能會感受到1秒和137億年也許區別並不大。

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假設宇宙年齡為317億年,換算成秒就是60X60X24X365X317秒,正好是10的18次方秒。大家可能不知道現代科學能切實運用和控制的最小時間單位是"阿托秒″,1阿托秒等於10的負18次方秒。換言之,如果把1阿托秒比作我們人類世界的1秒,那麼這個1秒就相當於2.3個宇宙年齡這麼漫長。同樣我們也可以大膽的推測我們宇宙的年齡137億年或許只是更大宇宙中的1秒。

從這個計算類比,我們可以看出時間只不過是人類自身確定的一個概念,所謂的時間長短只是人類自身的感知。因為時間和"數字″一樣可以無窮的分層而沒有盡頭,就算是普朗克時間(10的負43次方秒)也只是人類的定義而已。

說到空間和"數字″的關係,我們可以拋開長、寬、高的概念,以全新的圓的概念去理解。因為宇宙中的星球和星系大都在趨向於圓形或橢圓形,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就是一個橢圓形。而空間也可以理解為無數個圓的組合。可是圓周率從3.14算到現今的31.4萬億位依然沒有結束,這說明一個問題:真正的圓並不存在,圓只是一個沒有窮盡的多邊形而已。而無限細分的邊則形成大小無窮盡的三維結構。圓周率數值的無窮無盡正體現了空間細分的沒有盡頭。

綜上所述,我們生活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從時間維度去看,時間刻度可以無限的細分,時間長度可以無限的拉長。從三維空間去看,空間體積的數值可以無限的變小,空間廣度則可以無限的擴展。

萬物和時間沒有窮盡,因為"數字″無窮盡。而沒有窮盡的"數字″則充分說明了"數字″本身就不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7nc420BMH2_cNUg-G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