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白夜追兇》兄弟篇,《重生》到底配不配?不配,差太遠了

2020-03-16     陪你觀影

文 | 觀影君

網劇此前常常被視作粗製濫造的圈錢之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網劇完全改觀的呢?那肯定是2017年最火的網劇《白夜追兇》。

撲朔迷離的案情,抽絲剝繭的推理,精良的製作,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尤其是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的潘粵明,令人嘆為觀止。《白夜追兇》也在豆瓣上拿下9.0的高分,還被網飛買下了國外的版權。

《白夜追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以於編劇指紋環環相扣的劇情。如今時隔三年,雖說沒有等到《白夜追兇》的第二季,但還是等來了編劇指紋的最新作品《重生》。

這部劇的背景被設定在了虛擬的津港市,和《白夜追兇》一樣。這直接透露出了主創們的野心——要打造國產網劇的刑偵宇宙。

更能證明這一點的,是《重生》和《白夜追兇》這兩部劇的聯動。《白夜追兇》中深藏不露的警隊顧問韓彬、海港區副支隊長趙馨誠、以及潘粵明主演的關隊關宏峰,這些重要人物都在《重生》中有過短暫的露臉,兩部劇的劇情是發生在重疊的時空之中。

《重生》的男主角是張譯主演的刑偵警察秦馳,在津港市西關支隊任支隊長。這是張譯首次出演網劇,作為實力派的他,演技自然不會令人失望。

秦馳是因腿部中槍而導致微瘸,記不清這是張譯第幾次飾演一個瘸子了,漠然與冷淡的神情同在,張譯很好地把握了二者的平衡,呈現出一個患有部分失憶症的形象。

張譯在採訪中是這麼解釋自己的這個角色:「這個角色是一個一直在懷疑自已人生的角色,有點像我們現實社會當中很多人的狀態。」

《重生》的劇情結構很有意思,是美劇經典的單元劇雙線結構——由一起重大的,懸而未決的案件作為主線貫穿其中,同時在偵查這起案件的過程中穿插著四起獨立的案件,與主案件或多或少有著關聯。

貫穿全劇的主線案件是「714槍案」:六名刑警對抗九名軍火販,在倉庫中激烈火拚之後,秦馳成為現場唯一的倖存者,其餘的人全部中彈身亡,可他卻因為腦部中彈,而喪失了部分記憶。腦海僅殘存了事發當天的細碎片段。

隨著劇情的深入,「714槍案」暴露出了種種疑點,秦馳不斷接到神秘電話,案件背後的真相也變得撲朔迷離。同時支線發生的案件也引領著觀眾一步步往下探尋,讓觀眾一點點靠近「714槍案」的真相。

但是《重生》和《白夜追兇》比起來,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從評分上也能夠看出來。《重生》的豆瓣評分是7.5,比《白夜追兇》低了整整1.5分。那麼問題到底出哪裡呢?

第一個問題就是節奏。《重生》中有大量的人物內心旁白,這是一種「去臉譜化」的嘗試,用旁白去解釋人物的行為和心理,試圖拉進了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尤其是張譯飾演的秦馳,他的認知和回憶,都是通過旁白傳遞給觀眾的:

「在夢裡,我死過很多次,只不過每次醒來,發現自己還在。我還在現實中活著,大概也還會在噩夢中死去…」


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劇情的節奏,與刑偵劇快節奏強衝突的設定相背離。而且這些旁白占據了太多的篇幅,不免讓人心生牴觸,而且以訴說的方式代替鏡頭語言,也算是很偷懶的做法。你甚至會懷疑,我到底是在看劇,還是在聽有聲書?

號稱《白夜追兇》兄弟篇,《重生》到底配不配?不配,差太遠了

第二個問題是人物關係的凌亂。《白夜追兇》中出現的人物也很多,但是關係起碼交代清楚了。《重生》中卻有不少讓人費解和尷尬之處,比如秦馳與少女陳蕊之間的關係。

陳蕊是「714槍案」罪犯之一陳夕的妹妹,她為了替哥哥報仇,拿一把小刀尾隨秦馳。讓人感到離奇的劇情是,對於這個罪犯的妹妹,秦馳不但不防範,反而默許縱容。

在被陳蕊刺傷了之後,反而繼續讓她跟自己上車,還把她帶回了家,就連過夜遇到前妻這種狗血橋段都出來了。

要說兩人擦出了愛情火花,好歹之前也交代一下,不然這也太突然了;若說陳蕊是有個關鍵證人,秦馳這麼做是為了接近她,也並未說明。

所以敢問編劇,一個警察和一個意欲傷害自己的人,為什麼關係可以這麼和諧?

第三個問題是主人公的人設。《重生》通過秦馳這個角色在失憶之後找回自己的設定,將演繹的重心放在了人物心理的探索和挖掘上。

但問題就在於,秦馳這個人物的設定太高冷了,難以接近。秦馳的情感並不外露,從面部表情很難看出他的心理活動,所以就只能依靠肢體動作來觀察。這也削弱了這個人物的魅力。

「唐探宇宙」的成功,讓人看到了國產刑偵劇打造宇宙的可能性,所以肯定會有人躍躍欲試。但是一個宇宙的建立又確實沒那麼簡單,它依靠的是縝密細緻的布局,不是讓一些熟人出來走過場那麼簡單。

從時間線上來看,《重生》的故事應該是發生在《白夜追兇》「2·13慘案」之前。最終會如何收場,能不能保住「白夜追兇」這個金字招牌,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4o273ABiuFnsJQVzm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