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前必須知道的「五先五後」原則

2019-09-19     保險微課堂

在商業保險越來越重要的今天,老百姓對保險知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本月我市「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的正式啟動。

A:保險有哪些分類?

通俗地說保險可以分為財產險和人身險兩大類,比如我們為私家車買的保險,就屬於財產險。而人身險可以細分為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年金保險,分別保障可能遇到的死亡、疾病和意外、養老的風險。比如說消費者比較關注的重大疾病險,就屬於健康保險類。

B:購買保險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買保險是為了防風險,所以投保人在投保之前應清晰地了解自己所需要化解的風險內容,充分了解相關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才能正確選擇保險產品。

投保前,首先問自己這三個大的方向性問題:

第一,我有哪方面風險需要化解?

一般而言,與人的身體相關的風險,比如死亡、傷殘或疾病,由此帶來的經濟上不確定性風險可以通過長期人壽保險、短期人身意外險和健康險來化解。當然現實生活中風險性質並不單一,需要將不同類別的保險產品組合在一起,才能更充分地化解風險。

第二,哪些產品更適合自己?

在可供選擇的險種中,要仔細分析和比較相關險種的投保條件、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繳費方式和保單的附屬功能,選擇與自己風險保障需要最大限度吻合的保險產品或產品組合。

第三,我的經濟實力如何?

怎樣選擇保額和繳費方式?購買保險產品,要理性評估自己的收入,一般來說,購買保險的支出不宜超過自身收入的20%,如果是分期付款,則要考慮在繳費期內(通常是5~30年)是否有持續穩定的財力支付保費。

大的方向明確之後,我們再來了解購買保險的「五先五後」原則。

原則一

先滿足保障需求,後考慮投資需求

原則二

先保家長,後保小孩

原則三先滿足保額需求,後考慮保費支出也就是說要最大限度購買到充足的保障原則四

先滿足保險規劃,後考慮保險產品

原則五

先滿足人身保險,後考慮財產保險

C:網絡保險的種類很多,要怎麼辨別?網際網路保險發展非常快,消費者不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購買車險、健康險等「剛需」和傳統產品,更湧現出了對應網銷、旅行場景的「退貨險」、「賣家保證金險」、「航空延誤險」等,這些場景化、碎片化的產品填補了傳統保險模式下的一些空白。通過支付寶等平台,可以很便捷地購買到各種各樣的保險產品,網際網路保險產品還普遍具備價格上的一些優勢。但是要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此類保險時,首先是要關註銷售資質,應當向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官網購買保險產品,通過網絡、電話等其他中介渠道購買時應查驗對方的保險代理資質,不要被片面低價、「贈送保險」等將不法金融產品包裝為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的營銷手段所欺騙。建議消費者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客服電話或直接前往營業網點進行真偽查詢。

其次,不能只關注網際網路產品相對實惠的價格,而要全面了解這些產品是否能夠很好地滿足我們自身的保障需求。舉個例子,現在很多朋友都非常熱衷在網際網路上以每年為單位購買消費型健康險、重大疾病保險,看中的就是相對優惠的價格。在購買這類網際網路健康險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能否保證續保,因為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如果不能保持連續投保,很有可能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得不到保障。而傳統的線下健康險產品一般都是能夠提供終身的保險保障的。

總之,不要貪圖低價,合理分析自身的保障需求,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最後,消費者要防範以高收益為誘餌的非法集資陷阱。暴利引誘是所有非法集資案件的典型特徵,通常承諾高額回報,且在籌資初期往往能夠按時足額兌現,待集資達成一定規模後,再秘密轉移資金。廣大保險消費者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神話,不要輕易將正常保單退保或質押以購買高息理財產品,要時刻警惕不法分子假借P2P等理財產品名義非法集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w6ham0BJleJMoPMLtiM.html